• 7阅读
  • 0回复

西方青年重新重视纯洁婚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4-01

    【德国《明星》画刊3月9日一期文章】题:疯狂岁月的终结
    在德国,婚姻重新具有神圣的光彩。许多年轻人公开宣布,在登上婚礼圣坛前将保持贞洁。性解放时代即将结束。在两性关系方面,人们重新回到旧有的价值观念。
    让我们回忆一下过去的几十年:从六十年代起人们开始为性解放而斗争;七十年代公开宣传“自由恋爱”;八十年代越来越公开地身体力行;九十年代人们在这个话题上越来越多地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几个月前,美国出版了一份《国家卫生和社会生活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历时5年,耗费了500万美元,美国人称之为“性研究的革命”。这份研究报告得出以下几点重要结论:
    ●五分之四美国人在过去12个月只有一位性伴侣或根本没有;
    ●对纵欲行为,如成群乱交和同性恋,美国人持严肃的态度;
    ●一般的美国男人在一生中有6位女性伴侣;而美国女人只有2个。26%的被调查者承认他们一生只忠实于一人。
    究其原因,在近些年的西方,性爱几乎无处不在,但并不是在人与人之间。电影、广告和电视,几乎在所有的传播媒介中都能看到裸体和色情镜头。人们已经变得无动于衷了。既然奥秘已揭露无遗,它也就索然无味了。德国维克特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三分之一17至35岁的德国人认为,长期过一种清心寡欲的生活是能够做到的。
    对艾滋病的恐惧也使得人们行为检点。德国汉堡31岁的妇女,贝亚特里斯说:“自从艾滋病出现以来,性生活与过早死亡的危险联系在一起,人们必须慎重地考虑这样做是否值得。”
    为使两性关系重新有意义,美国许多少女组成了贞节俱乐部。在加利福尼亚成立培训班,教导这些女孩子对不正当的性爱如何说“不”。贞节俱乐部号召全国所有的青少年保持贞节,向他们寄送“节欲宣言”。罗斯牧师一共收集到21.1万份宣言,并把它们贴在华盛顿政府区。他还通过音乐电视台宣传他虔诚的教义:“等待是理智的。”社会学家埃里克·格拉韦特—迈在他的节欲宣传手册《赞扬古板》中写到:那些节欲者既不是“性压抑”,也不是“宗教信徒”,而是“在20年前性解放运动中也许冲在最前列的自信的人们”。
    埃布鲁·申索伊今年19岁,她承认自己还是处女。她并不在乎有些人对禁欲者的冷嘲热讽。理由很简单:她对将来的伴侣有比性更多的要求,那就是爱情。
    总之,节欲浪潮表明人们有一种深层次的追求。这种追求起始于再也找不到值得相信的意识形态、也找不到值得信仰的宗教之时。当道德的诺亚方舟载着几代人的危机和怀疑终于不堪重负而沉没时,人们便会抓起每一块借以依托的船板。
    这种探索的表象之一就是田园生活的大量涌现。人们想尽可能彻底地告别四分五裂的世界,回到自己的四壁之内,隐匿到一个安静的世外桃源中去。当然最好是两个人,就像当初的亚当和夏娃。另一种迹象是对道德伦理的追求。今天它仿佛是在道德伦丧的茫茫大海上的一小块救命岛屿。今天,既然穷奢极欲如此廉价易得,放弃(至少是暂时地放弃)这种欲望,使性爱成为纯粹出自爱情的行为,就变得更加珍贵难求了。(鲁洁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