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波兰人曾掩护美特工逃出伊拉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2-01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17日文章】题:伊拉克大逃亡
    1990年深秋的一个夜晚,伊拉克北部山区寒气袭人。波兰援伊建筑公司的几辆汽车沿着蜿蜒的公路,驶抵伊拉克边境戒备森严的检查站,交验证件后顺利进入土耳其境内。伊拉克边防人员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放行的这批人中,有六个人正是伊拉克情报局追捕的美国特工人员。向波兰求救
    这是海湾战争期间最轰动的秘密营救行动之一。更加令世人感到惊异的是,策划、组织和实施这场“胜利大逃亡”的竟是美国昔日的敌手、前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波兰的谍报人员。
    1990年8月2日,萨达姆出动大批坦克,闪电般地占领了科威特。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防部情报局的六名特工正在科威特
    ——伊拉克边境地区秘密侦察巴格达军队的动向。他们被阻滞在伊军占领区,只好设法混在躲避战火的外国人当中,逃到巴格达。随着局势的日趋紧张,萨达姆政权开始以莫须有的罪名拘捕西方人,扣为人质,以用他们建立“肉体屏障”,阻止西方盟军发动进攻。这几个美国人发现自己几乎成了瓮中之鳖。他们终日东躲西藏,使尽浑身解数逃避伊拉克情报部门追捕。
    这六名特工的危急处境使当时的中央情报局局长韦伯斯特如坐针毡,很快也惊动了美国政府最高层。国家安全委员会几次开会讨论营救他们的措施。
    8月底,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位高级官员火速秘密飞抵华沙,要求波兰情报局帮助营救这几名危在旦夕的美国特工。据美国人士透露,当时的布什政府起先是求助于英国和法国情报机构,但遭婉言拒绝,因为这两个国家也在为营救滞留在伊拉克的本国公民而苦于无计可施。美国政府随后把目光转向了波兰,因为波兰在伊拉克有数千名建筑工人,波兰人在伊拉克境内活动比较自由,而且不大会引起巴格达当局的疑心。
    这位美国不速之客的到来,使波兰当时的内务部长科兹洛沃夫斯基又惊又喜,他欣然同意参与这场生死攸关的行动。科兹洛沃夫斯基回忆说:“我们当时意识到这对我们同美国建立新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同美国合作。”这位内务部长立即从情报局物色了一位出类拔萃的军官担此重任。这位曾同西方特工周旋过20余年的经验丰富的波兰老牌特工,在华沙用了几周时间,潜心制订营救美国特工逃出伊拉克的周密计划。与此同时,波兰派驻巴格达的谍报人员设法找到那六个美国人,安排他们躲进巴格达近郊的一个波兰劳工营地。营救准备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波兰情报局决定派这位军官带领几名训练有素的特工潜入伊拉克,尽快把美国特工营救出来。美国政府表示赞同,并让中央情报局对这些波兰特工进行了数周专门训练。
    这几个波兰谍报人员到达巴格达后,立即会见了美国特工。那位波兰军官回忆说:“我们见到了六个美国特工的头头,他面容憔悴,额头冒汗,显得疲惫不堪。我们告诉他,我们是波兰军官,是来救他们的。作为小国波兰的军官,有幸营救超级大国美国的特工,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波兰特工很快就从某个斯拉夫语国家为这些美国人搞来了假护照。但是他们马上就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美国人念不准护照上的名字。这样只好规定让六个美国人见到生人尽量装聋作哑,以免露出破绽。
    接着,波兰特工着手窥探巴格达附近的各个检查站,寻找逃往边界的最安全路线。他们开车在各条公路上转悠,不断变换车子,以便弄清哪辆汽车易引起巴格达情报机构疑心,什么牌照的汽车容易通过哨卡检查。有一天,正当他们载着美国人在巴格达大街上行驶时,一个醉醺醺的伊拉克人开着一辆轿车迎头撞来,驾车的波兰特工眼疾手快,赶紧躲闪,两辆汽车擦身而过,险些车毁人亡。那位波兰军官对当时的险情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那个酒鬼差点断送掉我们的整个营救计划。”
    波兰情报局认为,为了保证出逃万无一失,必须从波兰援建公司物色一个胆大心细的工作人员帮忙。一个波兰中年技术员的传奇故事引起他们的兴趣。8月18日凌晨,这位技术员带领13辆大轿车,护送430名越南人、菲律宾人、美国人、德国人和波兰人前往约旦。车队驶到特雷比尔边境检查站时受阻。检查站人声嘈杂,数百辆汽车挤在一起,喇叭声震耳欲聋。技术员望着混乱状况,急得几乎要发疯。突然,他看见边界线的铁丝网上有个豁口。他急中生智,冒着被哨兵击毙的危险跑过去把口子拉大,然后带着他的车队,从那个口子冲入约旦境内。他在急难关头的超人胆识迅速地在驻伊拉克的波兰人和其他外国人中间传为佳话。
    这位技术员被召到波兰驻巴格达大使馆。为了防止窃听,他被请到屋顶上谈话。波兰情报局的那位军官开门见山地说,有几位美国重要人物困在伊拉克,处境十分危险,你愿不愿意掩护他们逃出去。技术员迟疑了片刻,毅然点头表示同意。急中生智
    数周后,一切准备就绪。负责指挥这次行动的波兰军官通过密电把行动计划报告华沙,由华沙转告华盛顿。但是,在他们开始行动的前一分钟,华沙来电命令暂缓行动。原来,华盛顿发现了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六个美国人的假护照上没有伊拉克政府签发的出境签证。美国政府认为这可能会使整个计划功亏一篑,坚持一定要搞到出境签证后再行动。
    波兰特工花了几周的时间,终于给这几个美国人搞到了出境签证。他们再次用密电报告华盛顿,说计划次日凌晨5时半实施逃亡计划。到凌晨5点钟的时候,华盛顿又回电“建议”暂缓行动。华盛顿这次提出不希望那位波兰军官同美国人一道出逃,理由是他可能已经引起伊拉克情报部门的注意。但是,那位波兰技术员却坚持要与其同行,断然拒绝独自承担风险。最后,波兰人决定不理睬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电报。天刚破晓,波兰援伊建筑公司的几辆汽车悄悄地向北朝土耳其方向驶去,六个美国人化妆成劳工模样,混杂在车内的波兰人中间。
    途中,那个技术员试图教美国人念护照上的斯拉夫语名字,结果大失所望。美国人一开口就明显地露出中西部口音。技术员不禁暗暗叫苦,路上若碰上一个会讲波兰语的伊拉克人,岂不露馅?要知道伊拉克80年代曾派好几千人到波兰留过学。
    在车队驶到摩苏尔市北面的时候,可怕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在一个军人检查站,一名伊拉克军官走到车前检查护照。突然,他用标准的波兰语说:“能在这里见到最好的朋友,真是太荣幸啦!’”
    那位技术员回忆说:“当时我吓出一身冷汗,紧张得心都快从嗓子眼里蹦出来啦。”他赶忙从车里钻出来,机敏地按照斯拉夫风俗搂住那个军官,在他颊上吻了三下,然后同他热烈拥抱。他把那个军官从车边拉开,用波兰语互相寒暄,故意信口恭维他波兰话说得地道。然后,他主动把护照递过去说:“噢,这是我们的护照,请验查吧。”那个军官挥了挥手,客气地说:“不用看啦。你们是我最好的朋友,请上车吧。”
    接近伊拉克——土耳其边境检查站的时候,那位波兰军官拿出几瓶威士忌,递给美国人,要他们装成喝醉酒的样子。在伊拉克,经常可以看见酩酊大醉的东欧劳工。他还再三叮嘱他们,过检查站时一定要从容镇定地慢慢走,以免露出马脚。但是,这六个美国人一越过边境,便发疯似地奔向迎候他们的波兰官员,热泪盈眶地拥抱在一起。这是他们在这整个营救行动中唯一的一次没有服从波兰军官的命令。成功之后
    这场胜利大逃亡使波兰情报局声誉鹊起,西方国家都对它刮目相看。在这之后,波兰情报局又神出鬼没地从伊拉克营救出被扣为人质的15名外国人,其中大部分是英国人。此外、,它还利用大批波兰人在伊拉克当劳工的有利条件,搜集并向美国提供了有关伊拉克军事设施的情报,为盟军打击萨达姆军队助了一臂之力。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当时的中央情报局局长韦伯斯特1990年11月携带着布什总统的亲笔信,专程到华沙向波兰政府致谢。美国政府还积极支持波兰提出的延期偿付欠包括美国在内的17个国家的330亿美元债款的要求,甚至呼吁债权国减免掉一半债款。但是波兰官员不满地指出,尽管波兰的特工和劳务人员不惜冒生命危险营救美国人和英国人,但波兰从政治上说却没有得到任何报偿。华沙要求加入北约组织,却遭到西方的冷遇。
    亲身参加过营救行动的波兰特工人员迄今回忆起往事仍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豪感,但同时也显得心存余悸。他们无一例外斩钉截铁地拒绝透露自己的身份。他们深知,伊拉克情报局如此蒙受奇耻大辱后必定对他们恨之入骨,绝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胜利大逃亡给他们带来了荣耀,也使他们心头永远笼罩上恐怖的阴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