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神户大地震留给建筑业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1-30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月20日文章】题:日本地震促使全球重新思考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说,日本神户发生的里氏7.2级破坏性地震再次发出了“严厉警告”:要最大限度地运用地震安全知识。
    多数专家认为,如今的建筑物设计已能达到防止较强地震的要求,日本的许多建筑物就是如此。但是,旧建筑物的整修和新的防震建筑的费用可能极为昂贵,这次在神户地震中遭毁坏的2.1万多栋建筑物就是证明。
    日本在奋力减轻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地震灾害的同时,必须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保障安全与节省经济开支的天平上,砝码应当偏向哪一方。
    神户地震似乎已使人得出一个明确的教训:建筑物、桥梁及其他建筑结构的设计仅考虑到防止生命损失还不够,还必须使它们达到在地震以后能使城市继续运转的要求。同时,诸如能源、通信、供水等现代“生命线”也必须具备更强的抗震能力。
    神户地震以后,因上述“生命线”遭破坏而受灾的人数大大超过在这次地震中死伤的人数。由于神户在地震以后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受阻,日本经济受到的打击加重了,初步估计经济损失可能高达600亿美元。
    美国斯坦福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哈雷什·沙阿说,防震应当采取“综合措施”,即建筑物的设计应当超出只注重保障人的生命安全而不注重保障财产安全的传统。他说:“我们应当吸取这次地震的惨痛教训。”
    沙阿同其他地震学家一样指出,最大的尚未吸取的教训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公众需要对安全专家们掌握的安全知识加以充分的利用。近期发生的几次地震表明目前运用的安全知识能够发挥作用。
    沙阿指出,地震中遭毁坏的大部分是易燃烧的老式建筑物。另一方面,由于本来以为坚固的高速公路高架桥坍塌,建筑结构方面的教训也应当吸取。
    州立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设计师卢·格什温德纳解释说,减少地震灾害是一种需要逐步加以完善的措施。他补充说,人们在未经受地震以前对此不会有充分的认识。他指出钢铁行业目前正在寻找办法克服钢架结构在地震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之处。
    计算机模拟还可以拓宽人们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