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日报文章:欧洲进入面对现实的时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1-30

    【《日本经济新闻》1月17日文章】题:正在转换的欧洲政治力学(作者该报欧洲总分社编委胁祐三)
    “冷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力学是以推进欧洲联合和同俄罗斯的协调为两大支柱的。但是这种哲学目前已迎来转折点。由于一直强有力地推动欧洲联合的欧盟执委会主席德洛尔和法国总统密特朗即将辞职,欧洲各国之间的对立将会比过去更加严重地影响今后统一的步伐。另一方面,车臣争端正在加速向西欧和俄罗斯的两极分化这一“冷战后的第二个阶段”过渡的潮流。高举理想大旗的时期已告过去,欧洲业已进入同现实进行妥协的时代。
    德洛尔主席任职达10年之久,密特朗总统在位长达14年。由于这两位领导人将相继离职,在由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所象征的联合路线旗手的三位领导人当中,剩下的只有德国总理科尔一人了。
    下一届欧盟执委会主席桑特没有德洛尔那样的权威性。法国下一届总统对欧洲联合的热情,与密特朗时代相比无疑也将会减弱。
    即使“德法轴心”这一支撑欧洲联合的基本结构不会发生变化,法国最高领导人的更迭也会影响这一轴心的紧密性和结构的强度。变化的萌芽在德国方面业已出现。因为继科尔总理之后的德国新一代政治家认为,“他们不会像德国过去的首脑那样受以对法协调为最优先观念的束缚”。
    倘若具体实施同东欧的一体化,那么伴随一体化范围的设置而来的便是同俄罗斯发生摩擦,这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避免的。在把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看成是欧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来的一员时,这就意味着西欧已经进入“冷战后”的第二个阶段。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的一位副所长说:“今日之欧洲是建立在布鲁塞尔和莫斯科这两个核心均势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这两个核心已就划分势力范围的问题达成默契。这种默契就是“以乌克兰为两可的领域,西欧以此为界不再触及俄罗斯。另一方面,‘欧洲以外’的原苏联委托给原苏联”。
    许多西方战略问题专家指出:“对政策问题需要慎重考虑,不要使俄罗斯更加不稳。”他们强调:“俄罗斯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对西方的直接军事威胁,因而不要急于扩大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不过,叶利钦政权由于车臣问题而暴露出其基础的脆弱性,人们对俄罗斯将来构成的威胁已越来越感到担心。这样,在冷战结束后同一性已日益减少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正在寻找出新的存在依据。这也是一个俨然存在的事实。
    西方虽然正在煞费苦心地维护同俄罗斯的合作渠道,但另一方面它又必须设法让俄罗斯同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扩大势力范围。目前,西方业已进入采取模棱两可的态度的时期。这种不明朗的安全政策正是反映出当前欧洲国际环境的政治现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