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德报说去年中国经济运转情况良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5-01-29

    【德国《新德意志报》1月24日文章】题:北京的忧虑:谁应当为整顿付出代价?(作者海涅·温克勒尔博士)
    中国的经济1994年似乎运转良好。“过热”稍稍得到了遏制:去年的增长率为11%,而前几年为13%到14%。伦敦《金融时报》最近在一篇分析文章中称北京的成就是“扎实的和可以测量的”,虽然不是每一个统计数字都可以按其表面值来对待。还有一点是无法预料的:新产生的特殊问题很可能阻碍进展。这篇文章提出的没有争议的数字是:这个国家在出口国中已上升为第11位;它的储蓄率达国内总产值的40%(比它不知富裕多少的美国的储蓄率为15%);它吸收了在发展中国家所作直接投资的1/3;从1978年开始改革以来,消费每年增加8%;现在非国有经济部门(中小企业)已解决1亿人的就业问题。
    这篇文章认为,北京现在正收获成果,这是它把“世界最大的、干劲十足的人力储备所积攒的能量”释放出来后结出的硕果。长时间没有做到的事情现在做到了,那就是把适度的政治稳定同对积极生产的鼓励结合在一起。
    人们也许会认为,这持续的成功是进一步改革和加强人民对领导的政治支持的可靠基础。但是,现在出现了危险的问题,这些问题用迄今为止的做法是解决不了的。中国正就此进行坦率的讨论。这些问题包括严重的腐败和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等等。
    例如,越来越多的人正流向全国各地寻找工作,因为他们所在村庄在著名的农业改革之后已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原来的社会福利体制在崩溃,像保障就业、卫生、教育和福利等方面的基本需要的制度在崩溃。而与此相当的制度还没有。
    仍是城市中就业支柱的大型国有企业的一半以上有亏损。它们没有竞争能力,需要不断的财政支援,其中包括投资,而且货币流通量正迅速膨胀。
    决策机构面临一个十分困难的年头。它们必须不仅为社会福利改革和税制改革拿出便于掌握的方案,并加速予以实施,而且还必须利用目前极有活力的经济发展,以帮助摇摇晃晃的国有企业摆脱亏损局面,并尽量保持其就业水平。目前中国在做的事情(至少就其范畴而言)在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