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不为进入世贸大门放弃根本利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12-29

    【香港《天天日报》12月22日社论】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会员资格的谈判20日已宣告破裂。
    中国复关是迟早的事,今年不成,可待明年。时间推延,对中国经贸发展有影响但不会很大,对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各个领域中的改革,更没有影响。
    中国复关,纯属一经贸上的问题。成为关贸成员,可以在外贸上解除各项受歧视、受限制的因素,有利于全面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工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关贸成员国在关税、非关税上要承担义务,开放市场,降低关税,这不但会引致关税上财政收入的减少,也会导致外国商品拥入而冲击国内企业的生产。中国当前不少产品竞争能力低,一旦遇上外国同类商品的竞争,势将“举手投降”。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复关时间推迟,却也有利于国内企业的改革和调整,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效率。
    单纯从经贸角度看,中国的复关措施已做了很多,但仍然谈判未果,关键在于美国坚持中国要以“已发展国家”的身份复关。
    身份定位的争执,中国视为是政治问题,超越了纯经贸性质,因为从任何角度考量,中国远远还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世界银行将中国列为“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这是国际公认的评级标准,因此,强行要中国以发达国家身份复关,无疑是美国的偏见,是美国要藉此全面冲开中国的市场。
    【香港《快报》12月22日社论】对于长时间的复关谈判结果是不愉快收场,中国方面的表现是冷静克制,在国际大舞台上显出泱泱大国之风。
    关贸总协虽然是一个国际组织,但美国在当中占有主导角色,所以在中国复关问题的谈判当中,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是涉及到其本身利益。美国高层一直表示在中国必须符合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下支持中国复关,但这都是一种言论的包装,实际上最重要的是美国对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的居心。美国商务部长布朗8月份在北京说“不仅要进入中国市场,还要赢得中国市场。”
    导致中国复关谈判失败无疑是美国在今年7月份提出要中国以“已发展国家”身份复关,而“已发展国家”必须是要作出较大幅度的开放,令外商可以长驱直进。中国方面已表明:中国绝不会以国家根本利益作为交易,换取今年内复关和成为世贸创始成员的门票。目前强求复关而放弃若干原则,并不符合国情,所失者非所得者可以弥补。
    【香港《星岛日报》12月22日社论】中国今年复关不成,面子上不大好看,但实际损失不大。
    若成功入关,中国每年可多做一百几十亿美元的生意,但现在遵照关贸的条件入关,对中国的冲击太大,会扰乱中国市场,摧毁新工业,而造成经济、社会不安。从这角度看,中国领导人坚持原则是正确的。延迟半年入关,反而对外筑了一道“防波堤”,可争取时间,实行宏观调控,未必非福。届时,宏观调控有成,加入关贸的条件较成熟,正式加入,会觉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香港经济日报》12月22日文章】在复关问题谈判中,中国虽输了一回合,但牌局仍未结束,要复关及成为世界贸易组织创始会员的机会仍存在,但要视乎中美如何在未完的牌局中角力。
    美国今年中放弃人权与最惠国待遇问题挂钩的政策,对中国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是毋须再每年看美国的面色;弊处则是,美国赤裸裸地提出金钱外交,一切以美国商业利益挂帅,在各式各样的谈判上,均会尽力榨取中国开放市场,让美国赚取人民币。
    中国今年内多次提出让步方案,务求抢得在年底前复关。其利害关键在于,一旦能恢复关贸缔约国的身份,便可当然地成为世贸的创始会员,毋须再另辟谈判,申请加入世贸。
    中国的算盘打不响,主要因为西方谈判代表,尤其是美国采漫天开价策略。但美国等仍不想复关谈判翻桌了,因此提出追认的建议,明年2月继续复关谈判。若美国等在复关谈判上仍不节制地叫价,中国实不应作让步。正如中国谈判代表所埋怨的,美国等目前开出的条件,不单歧视中国,而且部分要求如全部取消非关税措施,连他们自己也未做得到。
    中国若未能复关或成为世贸创始会员,只是令其经贸大国的身份带有瑕疵,无损其实质经济利益。反而力求入关,什么条件也答应,则会损害中国民族工业改进、服务业发展的机会,深远地损害中国的竞争能力。
    因此,在目前的牌局中,中国可用以守代攻,毋须对美国的胡乱索价作落地还钱,大可摆出随时拉倒谈判的准备,迫令西方国家一再将入关门券割价求售,以避免纵能复关也成大输家的可能。
    【香港《明报》12月22日社论】关于中国复关问题的日内瓦约会使一段良缘告吹。北京的求婚未遂,明言再不愿放下身段,但也没有把双方互通款曲窗口关闭。明年早春二月还会有一次约会。不管这次约会是出于哪一方面的主动安排,看来下一次该轮到华盛顿委曲求全。因为美国并不真是希望把中国永远拒诸门外,不过是想抓住对方急切希望入关的时机漫天要价,为自己争得最大利益。不料“贪得无厌”的结果,是逼得对方翻了脸。眼下倘再不陪个笑脸,看来那些已经要到手的利益也会就此失去。8年艰苦谈判的结果变成竹箩打水一场空,料想急于挤进中国大陆这个诱人市场的美国也会心有不甘。
    【香港《信报》12月22日评论】中国年底不能复关,绝非贸易末日,中国市场一样教外商垂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中国货物外销亦获得一定优惠,这形势不会骤然逆变。
    不过,由于中国一向表明不会放弃发展中国家身份,因此,明年的谈判亦不乐观。
    在目前的环境下,我们认为中国年底无法复关,短期内对中国经贸活动影响不大;假如中国明年仍然无法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中国工作组取得协议,中国便会失去成为该组织始创成员的机会,至于能否成为普通成员,则有待今后的谈判。事情发展果真如此,则对中国的长远经济发展便有负面打击。
    对于中国的经贸问题,最令我们不解的是,香烟和饮料对健康无益对经济无建设性,中国竟全方位开放,任由外商发展;汽车工业可增加就业、引进科技和发展连串的辅助性行业,中国却诸多设限,其为了自建汽车工业的苦心我们虽能理解,但限得太死,不仅对经济不利,而且反效果亦大,令中国在复关谈判上障碍重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