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话别1994年(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12-29

    年届岁末,又到说“啊,又过一年啦”的时候了,各人自有各人的感叹。1994年将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点什么呢?它不像1990年那样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海湾战争;也不像1991年那样因苏联瓦解给历史写下沉重的一笔。1994年是冷战后的第三个年头,旧波似平未平,新潮欲涌还止。人们对新的世界格局好像看出了点眉目,却还不大真切。笔者近日从头翻阅了今年的《参考消息》,写下几句,同犬年告别。(一)从冷战到“冷和平”
    5年前柏林墙一倒,标志着冷战开始走向结束。世人随即对“世界新秩序”议论纷纷。原来是两霸争雄,剑拔弩张。现在只剩下美国一个超级大国了,地球岂不成了山姆大叔的囊中物?美国当权者也确实希望如此。然而,从美国1992年底派兵去索马里,到1993年底灰溜溜地撤回,此后山姆大叔处处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人们对这个超级巨人倒底是不是无所不能的超人有了怀疑。今年5月27日英国《情报文摘》载文指出:“华盛顿和其它国家也许继续梦想建立一种合法的、得到美国支持的并在联合国监督下的世界和平,然而这样的梦想是不切实际的。”看看调解、制裁不止而又动乱不已的波黑,便是明证。
    此梦做不成,世界向何处去呢?该文说:“最可能的回答是,建立一种全球性的力量对比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扮演主角的将是美国、西欧、俄罗斯、中国、日本、印度,在某些问题上还要加上伊斯兰世界。”换种说法,那就是世界的多极化倾向。
    俄罗斯又怎么样了呢?俄对外情报局今年向叶利钦呈交了一份秘密报告,说:西方不愿意俄罗斯强大起来。曾几何时,当年见了克林顿就亲热地称呼“我的朋友比尔”的叶利钦,本月5日在布达佩斯欧安会上,激烈抨击克林顿力主把北约东扩到俄罗斯边界的立场。两人相遇时仅冷冷地握了握手,叶氏连正眼也没瞧对方一下。他在会上愤愤不平地说:“诺言被置之不顾。世界的命运操纵在一个国家手里的做法是错误的。”他用“冷和平”来形容当今的国际关系。共同社说这是“不祥之兆”。
    “冷和平”一词非叶氏的发明。本报2月27日头版头条就有报道,那是法新社记者用的新词。
    俄外长科济列夫今年3月11日在《消息报》上撰文说:“西方某些人梦想,他们可以在如下的原则基础上同俄国建立伙伴关系:‘如果俄罗斯人已经变好的话,他们就应该同我们亦步亦趋’。”对于一个曾经打败过拿破仑和希特勒的民族,是咽不下这口气的,更何况西方许诺的大笔援助,至今仍是画饼充饥。
    今年3月,中国人也再次领教过美国的傲慢。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北京咄咄逼人地用人权压人,不过没有奏效。倒是《纽约时报》刊文提醒白宫,题目是《中国不会在人权问题上向美国磕头》。还不错,克林顿终于作出了将人权同最惠国待遇脱钩这个务实而又无奈的决定。
    美国一位名叫勒特韦克的学者最近写了一本名叫《没落美国梦》的新著,他对50年代时还在废墟中捡破烂的日本人和德国人迎头赶上老大哥美国,流露出焦虑而无助的心情。由此不难理解目前美欧日关系中那种既彼此离不开、又各打小算盘的关系。
    不过,平心而论,美国今天毕竟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它能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少同别国对抗,多同他人协商,美国是能够对世界作出与其国力相称的贡献的。在印尼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次领导人会议至今历历在目。克林顿同其他领导人协商,共同探讨21世纪亚太的未来,总比发出一个又一个制裁威胁好。
    当亿万电视观众看到茂物宫里,江泽民主席同其他领导人并肩信步,谈笑风生时,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几十年前说过的一句话:中国人民“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一)叶利钦和克林顿在布达佩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