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日本高等教育的缺陷与改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12-29

    【日本《经理》月刊11月号文章】题:德鲁克为何对“日本的教育”发出警告(作者日本东北科学技术短期大学校长大内秀明)原编者按如今,正在为迎“
    接2I世纪而建立“知识社会”。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指出,高等教育的作用将极其重要,“有教育的人”将成为社会的主流。然而,日本的实际情况是,在大学改革和考试问题等方面都未进行实质上的改革。长期身处大学教育现场的大内教授从中发现了日本的危机,呼吁倾听德鲁克的警告。日本的高等教育是上个世纪的东西
    “日本的高等教育还只限于对成人前和就业前的年轻人的教育。这种体制当然不是21世纪的东西,也不是20世纪的东西,而是19世纪的东西。”
    这确实是严厉的批评。作为进入“知识社会”时体制上的问题,去年成为日本畅销书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作者德鲁克在为发行该书日文版所作的序中,这样指出了日本高等教育的缺陷。而且,他还认为日本的高等教育落后,并指出:“教育界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作为高学历者继续深造的地方而发展大学的必要性。”“知识”将成为资源的时代
    德鲁克认为,进入后资本主义社会时代,教育水平将提高,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作用将变得重要。其前提是因为发达国家现在都有已进入“知识社会”时代这样一种历史认识。德鲁克强调的是知识的含义、作用和位置所发生的变化。在工业化社会,人们把知识作为技能和技术应用到了“工具”、“工序”和“产品”上。换言之,知识被应用到了物质上。到20世纪时,知识被应用到“体力劳动”中,人们把它称之为“科学管理方法”。知识在此时虽然很重要,但它并不是独立于资本和劳动的经济资源。然而到后工业化社会时,知识已不在物质和劳动中具体化,而是独自积极地发挥经济资源的作用。对学校提出新的要求
    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了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服务化。在日本,消费支出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服务支出。福利、教育和旅游等知识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不是向应用到物质和单纯劳动中的方向发展,而是朝“把知识应用到知识中”的方向发展。在被称为福利社会、高学历社会和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知识确实已成为经济资源,“把知识应用到知识中”占主导地位的知识社会变成了现实。在知识社会,既然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将提高,教育内容也将发生很大变化。关于教育的成果和责任,要向学校提出新的严格要求。在经济严重不景气的情况下,一直持续新的劳动力就业难的状况。现在,一些人从考试的地狱出来后又掉进了就业的地狱里。可以认为,结构调整也是向知识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后进工业国日本的就业结构将逐步变成知识社会的结构。“升学率”的魅力
    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11章“负有责任的学校”中谈到了日本的教育问题。德鲁克列举了五个“也许会成为适应后资本主义社会即知识社会这一‘现实’的必要条件”:
    一、学校必须提供远远高于今天读写能力所意味的东西的能力。
    二、无论教育程度和年龄大小,学校必须对全体学生制定出纪律,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生继续学习。
    三、对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自不待言,学校还必须对因某种理由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敞开大门。
    四、学校教育必须把与内容和方法有关的知识,即“知识”和“技巧”都教给学生。
    五、学校教育必须由学校垄断来进行。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必须扩大到整个社会。
    关于第一个必要条件,从高度普及基础教育这一点来看,有必要重新看待受到国外高度评价的日本初级和中级教育。既然义务教育制度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那么就必须确保尊重学生自主权的就学权和学习权,并且根据新的高等教育来进行改革。在知识社会,要求作出英明决断,废除初级与中级的义务教育同中高级教育的区分,进行彻底的教育改革。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终生教育和更新教育。成人终于可以开始上学了。然而,求知欲旺的家庭主妇、养尊处优的公务员和提前退休的大公司高级职员等只不过是少数成人。
    在知识社会,学习成了人们一辈子的事情,而不是一生一次的上大学学习。为了人们能够第二次甚至于第三次上学,应该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男女共同学习自不待言,还应该使父子共同学习和爷孙共同学习成为平常的事情。大学的大门只向18岁的人敞开,那它就将进入“冬季”。知识社会不正意味着就学人口剧增这一真正的大学时代的到来吗?
    第三个必要条件是指大学要敞开大门。公开讲座等的确现在举办得很多,但与听讲座的人数相比,举办的学校还非常少,而且是单方面举行。如果真的举办讲座,就应该在市民活动中心那样的地方举行。“教育”也是企业的职责
    从第四个必要条件中的“知识和技巧”来考虑,知识社会的高等教育就必须摈弃研究第一主义,转为重视教育第一主义。这样一来,有些大学就不得不把研究机构从教育机构中分离出去,并且重新研究高等教育的内容。
    既然高等专科院校和专科学校的作用已如此之大,那就应该和大学教育一样,综合地对这两者重新进行研究。在日本,现在以大学的文科为主,主要讲授的是19世纪的学问。而另一方面,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以因实现工业化而迅速扩大的工科系为主,进行的是偏重于工业社会应用科学的教育。专科学校进行的则是填鸭式教育。这样就不能适应向知识社会转变的要求。关于学生脱离理科的现象,文部省请宇航员参加恳谈会,正在努力增强理科的魅力。这种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适应后工业化的“新现实”,有必要改善理科教育的内容。
    从第五个必要条件的“学校垄断教育”来看,日本的学校定义受到了学校教育法第一条的限制。根据这一定义,专科学校都不算是“学校”。高等教育的改革必须首先从修改学校教育法着手,在行政上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体系来看待。德鲁克关于把学校扩大到整个社会的提议,是要我们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重新看待学校和企业的关系。德鲁克主张的是,大学改革即教育改革必须与企业社会的改革同步进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