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苏联政治家为何爱写回忆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11-29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11月21日文章】题:政治家为何写回忆录(作者乌格拉诺夫)
    “我写,因为我不能沉默。”当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得知失宠的赫鲁晓夫将自己的回忆录笔记交给西方时都大惊失色。赫鲁晓夫在接受政治局委员佩尔谢责难时相当平静,77岁的他已无所畏惧。
    朱可夫元帅记录了有关战争年代的最全面、最真实的情况。有人说,元帅为此得到的稿费高于他在战争年代的全部工资。还有一个创作政治回忆录的例子——索尔仁尼琴。直至今日,这本题为《小牛抵橡树》的回忆录仍是斯大林之后时代的明证。
    苏联最新政治回忆录的分水岭要数勃列日涅夫的《小地》和《处女地》。这两本书均由有才华的人创作,文学价值不低。著名演员吉洪诺夫在电视上用极富表现力的声音播讲了这两本书,使苏联人民对总书记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他的著作激发了苏共一批地位较低的政治活动家的潜在能量。
    政治家为什么把作品交给出版社?通常的解释是“希望出版”,因为“过时的人”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往日的朋友都已分手,整日无所事事,剩下的只能是写作。
    但新的回忆录作者的主要动力则是出自自我辩白。他们不同于索尔仁尼琴,既不需害怕进监狱,也毋须担心克格勃的地牢,他们唯一的敌人是自己的良心。戈尔巴乔夫,这位导致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写的一本《1991年12月我的立场》,发行三万册。谢瓦尔德纳泽的回忆录《我的选择》发行量为10万册。谢氏在书的开头这样写道:“我为什么要写这部书?”读者可以在第364页上找到答案:“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使国家和全世界迅速了解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真相。”实际上,人们得知这一切时实在太晚了。
    曾经是戈尔巴乔夫“右手”的巴甫洛夫,他在狱中写出了《八月内幕》,向全世界揭露了戈尔巴乔夫的真面目。这本书的发行量为五万册。发行10万册的纳扎尔巴耶夫的回忆录谈到了1991年他为苏联命运的担忧。今天看来,他是真诚的。
    想向世界辩白的人太多了,赖莎也在其中。她的发行量为10万册的回忆录《我希望……》,在书的外观上和叶利钦的《总统笔记》非常相似,字印得很大,老眼昏花的人都能读。从这本书里我们了解到赖莎有华贵的衣裙和天使般的微笑,身边常围绕着孤苦的孩子……
    许多回忆录的作者说,他们今天的舒适生活全仰仗于出版社的稿酬。有人说,莫斯科前市长波波夫就是一个例子,他送子女去美国读书,还考虑在加州买房子,这一切的经济来源都是稿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