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小把年纪大把花钱的台湾「青春新贵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10-01

    【台湾《远见》月刊8月号文章】题:新贵族多金敢秀(作者林惠君)
    他们的年龄层涵括从10岁的孩童到19岁的小伙子,也许结伴出现在西门町,一票人都穿着宽T恤、松裤管的洛城男孩妆扮,脚上不是Nike就是Reebok球鞋;也许成群泡在麦当劳或泡沫红茶店,谈论《侬侬》杂志上的服装或是郭富城的新唱片。他们多半还是学生,但口袋里经常有几千块零用钱、上万元打工费,和老爸老妈给的信用卡附卡。这群占全台湾人口18%的十来岁青少年,俨然成为金钱充裕、崇尚流行的“青春新贵族”。
    去年开始,大型百货公司纷纷辟出楼层专做青少年商品,业者估计青少年消费至少占全年营业额1/5,仅台北市去年就达90亿以上。
    根据主计处的统计,这群数以400万计的人口随时可以支配40几亿的零用钱,还不包括每月至少一两万元的打工所得。而出手大方的消费观,正是青少年市场蓬勃发展的泉源。
    过去打工是为了筹学费,现在则是为了要消费。念商专的陈俐娟细数自己一身全新的行头:衬衫3600、鞋子4300……她前天刚领到一个月的打工费,全花在这上面。
    流行往往主导他们的消费方向。洛城男孩宽松随兴的妆扮一出现,西门町的西门新宿立刻摆满了这些松垮垮的T恤和半长不短的裤子;青少年热中日本流行杂志,虽不见得懂日文,却能照着图片把自己打扮出一身东洋风味。因此青少年会在大量的流行资讯中,寻找最符合自己情绪的商品。他们年纪轻轻,对各种消费品牌却能如数家珍。大量的流行资讯随着媒体的开放,排山倒海地袭向青少年族群,这些1974年后出生、被日本电通公司称为“碟形天线(即小耳朵)人类”的新生代,对资讯的接受度和敏感度高得超乎业者想象。在西门町开店的沈淑慧回忆四五年前,从日本带回来的流行服饰并不好卖,因为台湾通常要再过一两年才能接受;如今经过日本流行杂志的洗礼,台北西门町少年的妆扮,和东京原宿的少年已无分轩轾,“几乎没有时差!”沈淑慧惊叹。
    一位专业人士从行销经验中,归结出青少年的性格特质:希望享乐,又希望有所成就地享乐(例如游学,即可增长见闻,还能顺便旅游);要有所不同,又希望不同被认同(例如涂鸦已逐渐成为被认同的艺术);要独立,又希望被关心;讨厌日子一成不变,又希望变在掌握中。青少年的矛盾心境,也反映在市场的新陈代谢之中。商品周期的缩短,意味着青少年追寻流行的脚步愈来愈快。服饰店业者举例,去年夏天流行一时的排扣短背心,到秋天已经开始乏人问津,今年在很多店里甚至一件都找不到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