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千塔之国”有商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9-30

    【本报讯】在缅甸,无论是在国营百货商场或是集体所有的合作社商场,还是在私营个体商店里,中国商品比比皆是。这些中国商品大部分是通过中缅两国的边境贸易渠道进入缅甸市场的。
    通过中缅两国边境贸易渠道进入缅甸的中国商品多达500余种,这些商品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消费品,包括纺织品、食品、药品、文化用品、炊具、餐具和儿童玩具等;二是诸如机器设备和建筑材料等资本货物;三是工业原料和机器零配件。
    由于中缅两国都实行了经济开放政策,且缅甸工业日用品严重缺乏,中缅边贸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年贸易额达数亿美元之多,边境贸易额连年翻番。更为可喜的是,现在,中缅边贸已经形成了由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和多种形式交织在一起的边贸格局,同时,中缅边贸正出现由单边贸易向双边贸易、零星多头贸易向联合专业经营大宗贸易、单纯商业中转贸易向开发型经济贸易的转变。
    尽管如此,要确保中国商品在缅甸市场长期占有较大份额,我们还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研究存在的问题,迎接新的挑战。
    虽然中国货遍布缅甸全国各地,但我销往缅甸的产品几乎全是中、低档商品,在缅甸市场上基本上是“以数量取胜”,个别商品甚至质量不合格。缅甸自从1988年实行经济对外开放政策以来,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均相应地得到了提高,特别是来自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和日本的商品不断涌入缅甸,使中国商品面临严峻挑战,在缅甸东部和南部地区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应及时了解缅甸市场信息和动向,调整边贸商品结构,变“以数量取胜”为“以质量取胜”,适当增加高档产品的比重,同时开拓新的边贸领域,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拓宽中缅边贸领域,可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过去中国援建缅甸的老厂进行改造,并提供零部件。自从中缅两国于1950年6月建交以来,中国已先后帮助缅甸建造了包括纺织厂、糖厂、胶球厂和碾米厂等项目20多个,这些厂目前大都已较陈旧,设备和零配件都须更新。
    二、参与缅甸公路、铁路等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尤其是连结中缅两国的滇缅公路的改造,由中方提供技术和部分资金,缅甸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部分资金,这样做不仅对缅方有利,而且亦有利于中国商品进入缅甸和进而向东南亚辐射。
    三、联合开发缅甸的森林资源。缅甸素有“森林之国”的美称,被誉为世界树木之王的柚木大都产于缅甸,目前,国际市场上85%的柚木均是由缅甸提供的,我可利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参与缅甸的森林资源开发。
    四、联合开办宝石加工厂。缅甸盛产翡翠、红宝石、蓝宝石等多种宝石,但其加工技术欠佳,缅方曾多次表示愿同中国联合开办宝石加工厂,由缅方提供厂房和原料,中方提供技术。
    五、联合开发缅甸渔业资源。缅甸的海岸线长达2200多公里,在其广阔的领海,尤其是在其近海水域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但是,缅甸的捕获能力有限,每年的捕获量仅占海鱼年产量的38%左右,大量的海鱼资源有待开发。
    六、开发缅甸的水电资源。缅甸是一个缺电的国家,发电总装机容量仅为1000多兆瓦,供电严重不足。缅甸江河纵横,水能资源极其丰富,是建水力发电站的理想之地,通过建电站,中国既可以输出技术,又可以输出设备。(段廷常)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