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欧洲下层社会透视(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9-29

    同美国形成鲜明对照的一点是,欧洲穷人的生活水平尽管同富人的生活水平相比是悬殊加大了,但是从绝对值角度看则比过去几十年提高了。今天,有96%的德国住户有彩电,89%的住户有洗衣机,52%有汽车。但是这种统计数字所传达的令人放心的信息可能产生误解。彩电并不能使人们感到自己有用或感到他们对社会是重要的。利物浦的约翰·莫尔斯大学欧洲城市问题研究所的迈克尔·帕舍森说:“犯罪、吸毒、贫穷、失业、被社会抛弃……人们开始提出美国那种贫民区的问题。”
    欧洲许多年轻成年人可能从来没有工作过,或者只偶尔工作过,还可能把他们的失望和孤独感传给他们的子女。甚至在80年代末欧洲经济也像其它地区的大部分经济那样好转时也没有创造能吸收长期失业工人的那种就业机会。福利国家事与愿违
    荷兰的四位社会学家在三个城市对数百人进行了访谈。他们发现,长期失业者当中有55%已停止找工作。这些人当中有一半以上认为“其它活动可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
    这种调查结果似乎证实了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默里的论点,即某些人如果有机会就选择靠社会福利救济生活。这些荷兰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荷兰以其慷慨的多种多样的福利造就了“一批专为自己打算的失业者”。法国北部鲁贝市市长公开抱怨说,过多的市民宁愿靠基本福利救济金过活而不愿找工作。
    这就是欧洲福利国家模式所造成的反常结果。当初设计这种福利国家模式时是期望所有人都能充分就业。其思想是许多人向这个制度交钱,而从这个制度拿钱的人则很少。大部分福利都通过工资单进行管理。但是情况却与原来的预料相反。享受福利的人日益增多,而欧洲联盟成员国中有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自1960年以来已逐渐减少。欧洲执委会1993年公布的一份报告估计,欧洲的穷人有5200万,失业者有1700万,无家可归者有300万。荷兰每三个领取全福利的工人只能由四个全日工作的工人负担。在西德,领取社会福利的人在80年代增加一倍。(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