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中美关系开始进入新阶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9-28

    【本报华盛顿9月26日电】(作者应谦)今年5月下旬克林顿总统宣布无条件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并决定将贸易与人权问题脱钩以后,中美关系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在不断改善。
    1989年以来,在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美国国会一直是反对派占优势,在众议院则占绝对多数。克林顿在执政的头一年(1993年)采取折衷做法,在无条件延长最惠国待遇一年的同时,又为一年以后的延长提出一系列条件。但是,在他的对华强硬政策受挫后,他不得不放弃把贸易与人权问题挂钩的做法,采取布什的与中国保持接触的政策。这是克林顿对华政策的大转弯。
    但此举遭到米切尔、佩洛西等国会议员的强烈反对,他们立即提出议案,坚持以人权状况作为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的条件。
    随后,众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汉密尔顿提出了维护克林顿决定的议案。8月底,众院对这两个提案同时进行审议和表决,结果汉密尔顿议案以压倒多数取胜。而这个变化意味着,最惠国待遇问题已不再是困挠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难题。
    今年以来,中美两国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官方接触不断扩大,层次也在提高。
    不过,美国方面目前似乎把发展对华关系的重点放在经贸领域。美国企业界人士一直强烈要求克林顿政府为他们同中国做生意提供较好的环境,而最惠国待遇问题的解决使美国解除了限制它自己的最大束缚。为了扭转美国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落后于其他西方国家的不利局面,克林顿派商务部长布朗率领24家大公司的老板于8月下旬访华,开展“商业外交”。美方对这次访问的成果非常满意。
    其实,早在布朗访华之前,美国企业界就掀起一股争相同中国扩大贸易和在中国投资的热潮。在中国官员和招商团组访问美国时,美国大中小企业对参加具体项目洽谈十分踊跃,当场拍板成交的事例很多。现在吃香的是百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几十万美元的生意被当作“小意思”,不受欢迎。许多大型企业为参加布朗的访华代表团而展开游说竞争。布朗说他为这件事得罪了一些大老板,代表团的组成最后是由克林顿亲自敲定的。
    但是,在中美关系中除上述可喜现象外,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一、美国政府早就酝酿着提升美台政治关系,最近宣布的对台政策调整只是加强美台关系的第一步,美政府要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企图暴露得越来越清楚。二、在最惠国待遇问题解决以后,美国并没有真正放松对中国的压力,而是把阻挠中国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地位作为一张新的牌,企图逼我国作出更大的让步。一部分美国企业界人士也想借此机会打入中国的金融和服务业市场,捞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三、在人权问题同贸易脱钩以后,美国并没有打算放弃利用人权问题来整中国的一贯方针,但是策略有所变化
    。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应该说当前中美关系的发展势头还是“喜”大于“忧”,保持这种势头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