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车轮」模式推动美国制造业东山再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9-01

    【日本《日经产业新闻》7月6日文章】题:探寻美国产业复活的秘密
    美国制造业技术人员协会(SME)不久前提出一种有关制造业的新的“车轮型”企业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始终贯彻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日本的生产厂家认为这一模式中包含着美国的汽车和计算机产业东山再起的秘密,因而开始认真地分析其内容。在日元急剧升值等条件下,日本各企业将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生产体制,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美国的模式似乎也有着许多可供借鉴的地方。
    模式的名称为“新制造企业之轮”,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就像是一只车轮。这已经是美国制造业技术人员协会设计的第三只“轮子”。在相当于车轴的核心部分,“顾客”取代了原来的计算机和数据库。
    “顾客”周围是“公司职员”、“机构”及“配合”。计算机等硬件被移到了它们的外围。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里面有很多内容是日本的经营者历来所提倡的,即顾客第一,重视人和。
    横河综合研究所负责计算机一体化制造咨询事务的理事根津和雄说,美国制造业技术人员协会对正在成功地恢复竞争力的美国企业的经营思想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有共性的东西,制成最新的“车轮”模式。
    日本工业工程协会(会长由日立制作所总经理金井务担任)为了了解这种根据“车轮”模式所进行的改革的实际情况,特地组织了研究考察团去美国访问。
    考察团成员亲眼目睹了美国企业的巨大变化,很多人深感震惊。
    例如,诺科尔公司从总部到生产车间的指挥命令系统中,介于其间的只有厂长、经理和工程师这三级。这与将部长、课长以及主管人复杂地夹杂在其中的日本体制相比要简单得多。负责生产、设备维修和检查等方面的人员组成了一个特定的队伍,能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迅速地作出反应。
    该公司对顾客需求进行了分析,简化了主要产品薄板的一部分工序,结果,薄板生产线被缩减到仅相当于日本大的钢铁生产厂家的三分之一的程度。
    日立公司派出8名技术等方面的人员,是考察团中人数最多的。该公司参照美国生产厂家的做法,准备制造日本式的“车轮”。
    日立公司已经提出了“与顾客息息相通”的口号,并将投资约300亿日元,建立起连接总公司、工厂、海外办事处、系列公司以及客户的信息通信网。在1988至1993年期间,公司从接受订货到交货的时间缩短了一半。对顾客的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全部由数据库处理,形成了对新产品的开发起作用的结构。
    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吉田朋正表示将改变过去偏重于硬件的做法,今后将扩大直接参与生产的技术人员的作用,促进相互间思想的沟通,在“软件”方面多下功夫。
    过去,日本的生产厂家虽然主张“顾客至上”,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偏向了“硬件”的建设。“车轮”思想将刺激日本企业对其经营之道进行修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