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依靠质量取得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8-30

    【美国《商业周刊》8月8日一期文章】题:质量如何取得效益
    数不清的管理人员都曾注意听“全面质量管理”这一海上女妖引诱海员的美妙歌声,但到头来却发现质量并不一定带来效益。在庄臣公司,一些产品生产线的质量控制小组在全国各地穿梭旅行,以其他公司作为标杆进行对比,但是成本却直线上升。
    1990年,华莱士公司赢得了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全国质量奖。两年之后,由于质量控制计划开支猛增和油价暴跌,这家石油设备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当然,追求质量并不意味着一定带来不幸的结果。如果没有过去几年里在质量方面取得的进步,美国工业界的许多部门会在今天的全球经济中被拒之门外、。
    然而事实证明,在许多公司里,尽管出发点很好,但是追求质量常常会误入歧途。
    质量意识在管理人员以及他们的咨询专家中颇受欢迎,但是,对质量的追求不免会流为一种机械论的训练,而对顾客则毫无意义。对于顾客没有多少意义的质量往往不会在提高销售额、利润或市场份额方面带来效益。它只会浪费精力和钱财。
    这就是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和管理理论人员开始重新推敲质量概念的原因。今天的口号是“依靠质量取得效益”。
    现在,诸如改善产品设计和加快制造速度等概念并未受到排斥。不过,鼓吹这一新理论的人士正在摒弃被某些全面质量控制理论的追随者视若神明的狭隘的统计基准。另一方面,经理们正在设法确保他们所提供的质量就是顾客所需要的质量。他们正在开始利用先进的财务手段,来保证质量控制计划取得效益。
    范德比尔特大学管理学教授、“依靠质量取得效益”理论的倡导者之一罗兰·拉斯特说,经理们需要担心的只有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做某件事情赚不了钱的话,我们就不要去做”。
    “依靠质量取得效益”这一修正的理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门类繁多的各个行业的企业。例如,银行业巨头NationsBank公司现在从增加收入的角度来衡量从增设出纳机到提供新的抵押产品的每一项业务的改进。电信业大企业GTE公司正在以合理的开支来寻求提高质量的办法。甚至那些在80年代一马当先追求质量的公司也在考虑“依靠质量取得效益”的好处。
    “依靠质量取得效益”并不只是老主题换上了新说法。许多公司认为,对质量采取一种着眼于盈亏的原则在经济正在回升、竞争正在加剧的时候是极其重要的。
    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从安装新技术到提高帐单的准确性,所有这些事情都是根据一系列财务标准,如销售增长潜力及资本收益等展开的。基于以往的经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发现,当顾客感觉到质量有了提高时,三个月以后公司的财务结果便会出现改善。
    现在,为了获得公司最高管理层的批准,任何新的质量计划的提议者首先必须证明这一举措将使缺陷至少下降30%,并且至少有10%的投资效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去年利用这些标准保持了它在以800号码开头的免费电话市场的领先地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