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我的中国伯伯周恩来(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8-30

    但是他总是欣然热情地将那些严峻的政治现实告诉我,使我能够在中国生活下来,并且成为他如此引为自豪的中国的一员。我对他说,如果我将来生下的是男孩,我就让孩子按他的姓的谐音起名叫Joe。他慢慢地握着我的手,仍像当年那样慈爱地轻轻地抚摩着我。
    在这个房间里实际上没有什么可保密的。周总理粗略地说了一下当前激烈的斗争和矛盾。他可能认为我完全知道过去和现在发生的事。
    周总理一生都在努力使政治变得光明正大,他的正直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从他的话语中感到了巨大的痛苦。附:《龙杰》问世经过
    【香港《南华早报》8月6日文章】题:一个孝女的回忆录(作者修·格林)
    西林·帕他诺泰不知道她的经历是很特殊的。她从小被泰国政界上层人物作为亲善礼品送到中国,然后便在新中国的缔造者们中间生活、长大。但是,直到她的朋友们建议她将她的经历写成书,她才知道她的经历也许是不平凡的。
    即便如此,当朋友第一次向她提出此建议时,她还问:“我的经历不是跟所有的人都一样吗?”
    看着这个毕生致力于促进中泰友好关系的迷人的和被广为传播的传奇式女人,她的这种回答天真得几乎难以置信,但这是真的。
    她根本没意识到她曾有过多么大的荣幸。1956年她只有8岁时便与她12岁的哥哥万韦一起被送到中国,并作为廖承志的干女儿和周恩来的侄女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
    她说:“我觉得写书的念头好古怪,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
    直到周恩来去世,她才意识到这个她叫作“伯伯”的人是多么重要。她说:“我当时只有8岁,还不会区别伟人和普通人。”
    “我同他很亲。我并不像其他人那样认为他很特别。我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以致直到他去世后我才认识到他是个伟人。我从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中看到人们为他送葬的报道。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我曾经与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一起生活过。”
    “我感到非常痛心。我想‘我当时怎么会没有拿它当回事呢?’”
    这个从小就知道保密、不爱谈论私事的女人费了很大劲写成的这部书不久将成为全世界的公共财富。
    她所写的《龙杰》一书的美国版刚刚发行,英国版将在下个月面世,日本版将在10月份与读者见面。她刚刚与上海远东出版社签订了合同,该出版社一反通常付稿酬的制度,一次支付清了全部稿酬。
    此外,天津影视制作中心希望与某泰中合资企业合作摄制一部关于她的生平的小型系列片。
    (四·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