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经营之神捧杀潜在的竞争对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7-30

    【台湾《经济日报》6月17日文章】题: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阴谋(作者针木康雄)
    松下幸之助一直执着于一个信念,那就是,让自己亲手创立的松下电器,永久延续下去。对于这么一个“经营之神”,我时而觉得是个神,时而又似乎看到恶魔的影子。荣誉的请柬大约是十几年前(70年代)的事了,我去访问东京京桥的蛇目缝纫机工业总公司。当时的社长
    田卓弥微笑着迎接我:“针木先生,请看看这封信。”说着,把一封信交给我。发信人是松下幸之助。
    “咦,您认识松下先生吗?”我问道。
    “不,从未见过面。这位松下先生写了一封诚恳的信给我。”田一脸高兴的表情。
    我读了信,信中内容如下:
    “十分冒昧地写信给您,很对不起。关于您的蛇目缝纫机的经营,我常深受感动。从报道中看到您说:‘蛇目缝纫机公司除了缝纫机以外,什么也不生产。有很多因插手各个行业而导致失败的例子,缝纫机厂家只应该生产缝纫机。’并且你也将它贯彻实行了,这种专业的经营方针,是蛇目缝纫机公司独特的作法。
    我们松下电器也在考虑类似的作法,总之,想试着插手其他行业,是人类的一种劣根性,而我觉得,您专业的想法非常令人钦佩。另外,我想亲耳聆听您的教诲,某月某日在京都真真阉等候您,请务必前来。”
    对田而言,接到如此荣誉的请柬,自然万分感激。但是,我一读完这封信,就感觉到这里面有文章,否则松下不会给不曾谋面的田写这样的亲笔信。
    “田先生,这是松下幸之助的阴谋呀!”
    田突然吃了一惊,紧盯着我的脸。
    “什么?你说的阴谋是……”
    “蛇目缝纫机在全国有600家营业所吧?假设600家营业所都卖起了电器产品,结果会怎么样?您不认为是对松下电器的威胁吗?”
    田看着天花板说道:“嗯,是啊!那样的话,确实会对松下的销售店产生威胁,而且,既然要这么做,不做到对他人产生威胁,就没什么意义啦!”邀请函的真正用意何在?松下幸之助的阴谋,就是不让蛇目缝纫机厂卖电器产品。在当时的缝纫机行业中,以蛇目为先,其次有兄弟、力卡这些大厂商在互相竞争。其中,兄弟公司已经插手电器产品、编织机及相关机器;力卡公司也从经营家电发展到拥有商业旅馆的连锁店。他们意识到只生产缝纫机,将会阻碍发展,因有这种危机感,而企图走向多元化经营。
    结果力卡公司不久因缝纫机销售不振和多元化经营失败,而宣告破产。这是为什么蛇目缝纫机厂想固守缝纫机本业的原因。然而时至今日,蛇目缝纫机厂和其他欣欣向荣的产业相比,只是勉强幸存下来的一家小型缝纫机专业厂商而已。在我看来,蛇目缝纫机公司如今落得这般下场,正是因为松下的阴谋巧妙得逞的缘故。专业经营获赏田将松下的来信,刊登在公司内部刊物上,以便向社员夸耀社长的看法如何正确,以及受到“经营之神”的赏识等等。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直到今天我还十分怀疑。我从松下写给
    田的信中,深深感到松下幸之助内心的危机感和求生存的强烈欲望。松下幸之助关心的,不仅限于电器行业,甚至还有那些可能加入这一行业的其他业者。
    高尔夫球有一句术语叫“捧杀”。假定有某人高尔夫球打得非常好,在玩得最开心的时候,使劲地称赞他说:“您打得真好。怎么会打得这么好呢?能教教我吗?”那个人一旦听到别人的赞赏便会失常,无法准确把握击球方向。
    通常当一个人被他人称赞后,总会过份意识到要做得更好,不能丢脸,结果反而经常弄巧成拙。松下没有必要让
    田的企业在缝纫机行业中水准失常,只是要将田的注意力框死在缝纫机业上,希望他即使经营不善,也不要插手到电器行业中来。要是你的“专心于一业”的想法,受到“经营之神”大加赞赏,那你一定会更加坚定不移,不会将“神”的嘱托置之不顾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