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毛里求斯的华人和中国文化中心(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6-30

    在庄严的排楼式大门两侧,一对石狮巍然屹立,赵朴初先生的亲笔题字“中国文化中心”6个金色大字镌刻在门楼中央。穿过大门,迎面是主楼和礼堂,向后依次是大操场和拾级而上的办公楼,后院为生活区,整个中心占地9600平方米。
    合理的设计,独特的风格,错落有致的房屋布局给这个印度洋岛国增添了不少光彩。难怪时有路人驻足观望,游客也专程来此拍照留念。
    文化中心自1988年建成以来,经常举办文化活动:联欢会、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商品展览。每逢开馆,前来借阅书刊或录像带的客人络绎不绝。它成了中毛文化交流的纽带,中毛友谊的象征。中心西南角凉亭下由中毛领导人栽种的那株铁松便是有力的写照。
    文化中心由中国派来的汉语、武术、舞蹈、音乐教员开设相应的课程,这是中心的主要工作。舞蹈班的学员多为中小学生,孩子们放学后由父母送来接受入门训练,并且学习中国传统歌舞。武术班则以青年人居多。
    学员最多的要算汉语班,汉语又分初级、中级和实践班(即高级班),每个班有二三十人。学员大部分是在职者,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来上课。
    学员多为华裔,是黑头发黄皮肤的毛里求斯人,也有少数大眼睛黑皮肤的印巴移民。学汉语是他们多年的夙愿。他们说老祖宗讲汉语,可到了他们这一辈一句汉语也讲不出来了。现在中国搞改革开放,人们急于了解中国,但语言却成了障碍。到讲汉语的国度里作生意、旅游、或省亲,语言成了他们交流的第一难题。他们渴望了解中国,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有不少学员学完初级班接着上中级班、高级班,学完汉语再转学武术或音乐。
    许多学员经过一两年的学习,会话已不成问题,有些人的作文语言通顺,思想表达准确。
    汉语班如此,舞蹈、武术班的成绩也颇佳。学员们演出的节目时常在当地电视台出现。
    每年春节华人社团都要组织一场春节联欢会,届时毛国文化部长总亲自出席。学员们那一歌一舞,一招一式的表演,若不是报幕小姐用带口音的汉语和法语主持晚会,人们还真以为是在欣赏正宗的中国文艺演出呢。(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