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法报登载俄社会学家文章:俄罗斯“西化”走进死胡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5-30

    【法国《解放报》5月17日文章】题:俄罗斯与西方死胡同(作者俄罗斯社会学家兼俄罗斯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瓦连季娜·弗多托娃)
    俄罗斯正在进行它的第四次现代化尝试,在此之前,彼得大帝、亚历山大二世和布尔什维克曾搞过现代化尝试。这些尝试旨在使国家在技术方面,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方面,赶上西欧国家的水平。这四次现代化尝试的性质一般是相同的,因为都想赶上西方和使俄罗斯人民“西化”。
    在目前的尝试中,对人民的改造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只要不克服俄罗斯人民的三个基本特征,现代化就要失败。
    1、在大部分居民中,用户至上主义的动机和过豪华舒适生活的愿望不强烈。改革前在爱沙尼亚进行的一些民意调查表明,居民中90%的俄罗斯人对这个共和国的经济形势完全满意,而土生土长的爱沙尼亚人90%觉得经济形势糟糕。因为许多俄罗斯人宁愿生活差一些,而不愿强制自己去作出不同寻常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2、大部分俄罗斯人,可能有90%,从未去过外国。城市居民生活在工业时代,而农村居民则还是生活在产业革命前的时代。城市的群众社会和农村的家长制居民距离实现了工业化的西方的技术水平和生活标准十分遥远。
    3、需要改变的主要特征到了改革后期才明确。以前,人们以为苏联斯大林后衰老的极权制一旦被推翻,就会看到出现渴望自由和民主的人民。然而他们不得不改变调子,因为只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间产生了对民主的迫切要求。
    目前改革的失败在俄罗斯引起了一个主张建立强有力政权的倾向。我们从日里诺夫斯基的竞选获胜中看到了这一倾向的征兆,但是叶利钦在1993年4月的全民公决中的获胜也是对这一倾向的证实。俄罗斯选民不是因为自己指望从叶利钦那里得到更多的民主才投叶利钦的票的。因为叶利钦是个模棱两可的人物。知识分子认为他是个民主党人,而大部分人民则希望他成为“铁腕人物”。在全民公决中,他获得了这两部分人的票。
    这就是与西方思想标准相抵触的、一切现代化尝试所要根除的民族特征。然而迄今未能根除。
    让我们来谈一下改革开始以来所发生的三点变化吧。
    1、国家搞的“原始”资本主义在群众中既未激起消费主义的飞速发展,也未激起新的工作热情。它只是成功地使东正教教会所传播的和被历史经验所加强的可以说是蒲鲁东主义的民间旧信念“财产即盗窃”得到了加强。
    在今日的俄罗斯,人们正在创造仇恨富人和普遍愤怒的一切条件。集体农庄的邻居们放火烧新个体庄员的房屋和收获物。在这个乞丐国度里,只要你积蓄一小笔钱,就会遭到抢劫。
    2、从未去过西方的那部分居民,今天知道了那里什么都有,那里的人生活好,甚至那里的当局对人民的福利好歹还关心,但是谁也不知道那里的雇佣劳动者是怎样苦干的,他们多么辛苦。
    3、诚然,大量新的坏人对形势感到满意,但是,人民对治安越来越感到失望。他们希望有一个能够消灭犯罪行为的强有力政权。可以通过卡涅夫斯基的纪录片来衡量犯罪行为的广泛程度,以及精神上的颓废情况。该纪录片反映了10—12岁儿童的思想状况:男孩子们说要当强盗和诈骗者,女孩子们说要当妓女。
    这就是改造人民尝试的初步结果!
    可是怎么办呢?如果“赶西方”的模式是唯一可能实行的模式,那的确就没有别的出路了。但是,东亚提供了可代替的模式,首先是日本的模式,但也还有与日俱增的许多“虎”的模式。这些“虎”善于将其居民的不利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在不放弃其民族特性的情况下,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现代化。
    在世界史上,西方曾走了一条叫人无法模仿的独特道路。俄罗斯因其特定的历史和地理条件而没有创造出西方人那种类型的人来,也没有创造出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来。
    东南亚和东亚证明了依靠自己固有的传统来实现自己的现代化是能够办到的。这些“虎”利用了儒教或佛教的伦理学、大家庭意识、家庭价值观念、对工作的毅力和对精细任务的热爱。日本模式转移到俄罗斯并不比西方模式容易。但是谁敢断言俄罗斯人民不能给进步提供一个基础?好几位观察家说什么共产主义破坏了所有传统,说什么现在不再存在可以进行建筑的基础了。传统也许是被破坏了。但是,自我意识和深刻的原结构花了很长时间才形成的东西,如耐心、爱国主义、牺牲精神、正义感、社会实验倾向、布尔什维主义等等,却依然存在。
    国家需要的不再是无数次地改变俄罗斯人民的尝试。美国哲学家约翰·路易斯说过,在社会不平等与国家耻辱靠近的国家,法西斯主义是可能出现的。俄罗斯今天就完全处在这两者的连接处,而且还带着社会的精神颓废和日里诺夫斯基综合症以及一次流产改革的恶果。现在是睁开双眼、改变航向的时候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