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日本病”的五大症状(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5-30

    要发挥自己的独创性,除了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外,还必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矢志不渝地追求目标的毅力,具有这种坚强的个性的日本人寥寥无几。
    个人物质和精神生活过分依赖于企业,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大企业不仅提供稳定的工资保证,注意树立职工在社会上的威信,提供优厚的福利服务,并对职工进行教育和职业培训。这样,就培养了一批视野局限于本企业,思维和行动相同的“工薪阶层”。他们习惯于这种业已形成的稳定的环境,即使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得不到发挥,也不会贸然离去。
    被视为日本企业长处的归属意识和对企业的忠诚的另一面,与缺乏独创性和缺少活力紧密相连。人们无法想象依赖集体,局限于本企业的人能焕发出勇于革新、自立自尊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现在,虽然年轻人中出现了厌恶从属于企业,追求自由的倾向,但大多仅仅是从个人的好恶出发,并不具备足以上升到独创高度的坚强个性。如果一味地我行我素,自命不凡,仅从个人的喜好出发,是不可能具备开创新局面的才能的。症状之四:丧失公共道德
    最近,以综合建筑公司贿赂案为代表的企业犯罪行为不断增多。为了公司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为了企业在竞争中获胜以致于无视法律。更为可怕的是,这种犯罪行为被曝光以后,当事者虽然口头上表示道歉,但心里却并不认为是什么坏事。中饱私囊被认为可恶,但如果是为了公司则被认为情有可原,揭穿了只是由于“运气不好”,这种思想使企业的犯罪接连不断。
    公共道德和伦理观念淡泊,所谓“内部逻辑”和小团体内部的“正义”占上风,普遍性的正义被置于次之又次的地位。为谋求利益和追求经济效益而能够不择手段的人,被视为企业的能人。这或许与日本人的宗教观有关,然而,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培养自立的个人,个人的居住、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教育训练以及社会交友等,都依赖于公司,甚至连家属也同公司紧密联系到一起。在一个连个人生活都无法确立的社会中,是不能对其组织进行批评的。
    职工对企业忠心耿耿,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固然是使企业强大的因素,但如果企业的领导人不把视野放得更广阔一些,那就不会为世界所接受。
    (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