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台北冬季未见雨(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3-30

    编者按应台湾《中国时报》之邀,今年1月11—21日,以副总编辑朱承修为团长的新华社代表团一行8人,赴台进行了参观访问。在这次本社首次独家组团访台期间,记者们有不少独特的观感,现实录于后,以飨读者。
    初次踏上台湾的土地时,心里禁不住滋生出一种强烈的新奇感。同属中华民族,四十多年“关山”隔绝,这里的人们又是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下了飞机,坐上东道主——台湾《中国时报》为我们准备的豪华旅行车之后,第一个使我产生深刻印象的,是座椅靠背上一句类似广告的祝辞:“让阳光普照你所有的日子,让鲜花铺满你人生的道路。”尽管这些年台湾流行歌听得多了,台湾小说也读得多了,而且还批评台湾当代文风颇有些六朝意味,但此时此刻时景,却还是感到了一种温馨。人毕竟喜欢良好的祝愿。
    陪同我们的台湾同行朱建翎告诉我们,冬季来台湾观光,应是最好的时节,尽管这时候并不是旅游季节。
    “那么,我们可以‘冬季到台北来看雨’了……”颇有几分江东秀才气质的朱国贤(新华社浙江分社采编副主任)接过话头说。
    “很遗憾,今年台北还从来没下过雨。”朱建翎先生说。
    我们后来得知,从去年冬天开始,整个台湾都几乎没下过雨,持续的旱象,使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供水方面的困难。
    台湾各地的新闻和电视,几乎每天都把气象预报列为了一个重要的节目。时当此际,我们便也不再去奢望能欣赏到雨中的台北那种烟雨如织,朦朦胧胧的美景了。诗情画意,到底不如生活本身来得实在。
    我们下榻在台北市有名的富华大饭店。由于参观日程安排得很紧,到达当天,一个活动接着一个活动,因此直到第二天吃过晚饭,我们才挤出点空隙时间,出去逛街。
    台湾人口密度大众所周知,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尽管都市化的程度已相当高,但感觉上却没有人口拥挤的印象。这里的高层建筑很少,彼此间的间隔也相对较宽,还留有一些街心花园和绿化带。
    实际上,我这里所描述的,只是台北市东区的情况。这里是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商业区,整齐、繁华也是自然的。从东区往西去,是台湾许多行政机构的所在地,达官贵人们所居之处,优雅整洁也自不待言。
    但再往西去,便完全另是一副模样了。那里是老台北,如今差不多依然是50年代的老面孔,街面狭窄,环境杂乱,房屋低矮破旧,压根儿就没有看到什么树木之类的东西,更不用说绿化带了。在台湾的社会制度下,这种状况要得到改善则几乎不太可能。台湾同行还告诉我们,老区和东区地价如今的差额,是5—10倍。
    说到地价,陪同我们的台湾记者小康,给我们讲了他家发财的故事:他家住在高雄,在台湾经济迅速发展的那个时代,数年间,地价猛涨了十多倍,于是他们把原来的“地皮”卖了,搬到市郊去住,发了一笔财。过了些年,都市膨胀,他家所住的地方地价又上去了,于是他们再卖一回,再搬一回家,却又发了一回财。
    当然,这种运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得上的。康先生也承认这一点。
    在台北街头,我们发现人们的普通话(他们把标准化汉语叫做“国语”)都讲得很好。无论在街头还是在商店里,男女老少概用国语交谈,闽南话在这里虽也流行,但大多只是在非正式的场合才讲。更令我们惊奇的是,后来我们到阿里山、日月潭观光时,竟发现那里高山族同胞的国语也讲得相当漂亮、相当流利。如果要说台湾国语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只是许多人喜欢在口语中夹带一些英语单词,这充其量大约只算是一种时髦罢了。在台访问期间,我们一行人,几乎从未遇到过语言方面的障碍。
    在一家书店里,我们和售书的小姐进行了交谈。我们才一开口说话,她便笑咪咪地说:“先生你们是从大陆来的。”我们问她怎么知道,她说她一听就能听出来。
    我们于是又让她判断我们是那一省的口音,这一回她便没辙了。我们再问她去过大陆没有,她说没去过,但是很想去看看。台湾同胞对大陆去的人,显得很有热情,总要寒暄几句,问问大陆上的事情。这种情况,以后我们在台湾各地都遇到过。
    我们在台湾停留了11天,多数时候是行色匆匆,多数地方是走马观花,比较起来,还是算在台北呆的时候多,对台北人的了解也相对多一些。台北人给我们的印象是爱吃,而且不是在家里吃,是到外面的餐厅饭店里去吃。每天中午和晚上,是台北市饮食行业的“黄金时刻”,从高档餐厅到各类小吃店,几乎到处是“宾客满坐”。当然,最热门还是中低档餐厅。如果事先不订座,去了便只好先当观众。食客门类齐全备至:有“全家福”、“同乡会”、“商务会”、“至爱亲朋”、“鸳鸯聚”、“同学会”……直至红白喜事。(上)阿里山“神木”(作者   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