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的日子(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1-30

    行动当天晚上,大家死命把那几十箱“‘军火”扛上火车时,却有几个粗心的同志,大意弄翻了一箱“军火”,夜暗中,只听见一声“哗啦啦”,一整箱亮幌幌的袁大头银元,倾覆在火车站月台上。那一大箱、一大箱的银元,其实是“总裁溪口办公室”的办公经费。
    那年,我不过是个19岁的大孩子。大部队到达溪口之后,上级对部队的兵力部署,早已有所安排。(三)伴虎
    溪口的日子,过得异常平静,但是,蒋先生自己很清楚,这次回乡,怕是他最后一次了,加上国事蜩螗,他情绪的高低起伏是可以理解的;这段时日的侍从人员,个个胆战心惊,深恐稍一不慎,就招惹一身祸事,但是,即使大家再怎么小心翼翼,还是不免在无意之间,惹蒋先生大发雷霆。我也是在溪口头一回领教蒋先生的脾气。
    记得有一天,蒋介石住在坟庄,侍卫官和警卫主管,睡在蒋先生房间外的一间小房间里,另外还有一个副官晚上紧挨着门睡,以备蒋半夜临时呼唤时,能够很快应答。
    那天半夜,蒋介石睡到一半,就被一种声音吵醒,辗转反侧、左翻右翻,蒋介石怎么都睡不着,清醒之后,他才知道是门口警卫在打鼾磨牙,不是什么怪声音。一气之下,蒋介石冲出堂屋,就开口咆哮:“你们这些人全部给我滚蛋!吵死人了!”
    第二天以后,只要是轮到这二位侍从人员值夜,就寝时,一定记得在自己的嘴巴内塞条毛巾,不让自己的鼾声和磨牙声,再把情绪不佳的老先生,从睡梦中吵醒。
    那时,我才深刻体认到为什么人家会说“君王榻前不得有鼾声”的道理,所谓伴君如伴虎,真有道理。
    还有一位蒋介石的侄子,名叫蒋孝镇。他经常和我们半开玩笑地说:“我的头已经不知道被先生砍多少次了,可是,我的头每次被砍,最后都会自己长出来。”
    蒋孝镇打从北伐时代就跟随蒋介石,南征北讨,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西安事变的时候,乱军向蒋介石的宪兵卫队开枪射击,蒋介石慌乱中由蒋孝镇背着翻墙逃走,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老先生根本没来得及穿鞋,为了分散敌兵的注意力,蒋孝镇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拿给主子穿,然后两人一前一后,各自向前跑,跑进一处树林子时,地上布满荆棘,札得蒋孝镇两脚血肉模糊。
    事变结束后,蒋孝镇住在南京的军医院,好几个月才痊愈出院。对有救命之恩的自家人尚且如此,何况是一般的侍卫人员。
    蒋孝镇始终把这件事当作笑话在讲,也从来没有人对此认真过。倒是有件老先生和侍卫之间因方言差异而引发的一则笑话,在我们侍卫圈子里广为流传。(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