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天灾接踵而至 丑闻迭出不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1-30

    【香港《信报》1月24日文章】题:天灾加丑闻政经不太平(作者赵景伦)
    1月17日凌晨4点31分,轰隆一声,地动山摇,里氏震级6.6级大地震撼动了天使之城洛杉矶。虽然这还不是人们担心迟早将临的“特大地震”(例如八级),但因地震发生在洛杉矶地区、人口稠密,造成的损害十分严重。幸存者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震后曾有50万人断电、20万人无水。一天之后,仍有8万人无电,4万人无水。震区数百座房屋成为危房,而余震不断,至少有2万人在公园搭帐篷暂住,或者露宿街头。幸而天气晴朗温和,不似美东和中西部正遭强寒流袭击,在创纪录低温中挣扎。顺便说一句,纽约气温降到华氏零下二度,加上寒风因素,相当于零下20一30度。全美因低温而死亡人数达79人,超过了洛城地震的死亡人数。尤其不便的是大洛杉矶900万居民通勤、购物、访友、运输大多靠300万辆汽车行驶在600多英里立交高速公路上。地震破坏了六条公路干线,使大部交通陷于瘫痪。天使之城多灾多难。前年四月,由法院判决毒打黑人的警察无罪而引起的暴乱,造成五十多人死亡和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去年大火烧毁许多高级住宅,加上暴雨大水,26人死亡,财产损失达13亿美元。这次地震初步估计损失可能高达300亿美元。
    “这里毁掉人被认为是一种消遣”。这是去年七月自杀的白宫副法律顾问关于白宫政治文化的遗言。这话也许说得有点过分。但是上周发生的两件大事可以作为注脚。在某种意义上说,更加严重。十八日,克林顿提名国防部长的退休海军上将英曼突然辞去自己的提名,并指控参院少数党领袖多尔和《纽约时报》保守派专栏作家合谋破坏他的名誉。这个指责大出人们意料,两个当事人也都否认。不过英曼跟《纽约时报》结怨己久。这次英曼获得提名之后,时报紧接着发表报道,述说英曼经营一家公司不善,赔了钱。其实,一般对英曼的提名反应良好,完全可望顺利过关。所以人们怀疑英曼引退也许另有原因。此事表明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可以把白宫的政治空气搅浑,坏了大事。就在英曼辞去提名的同一天,独立检察官沃尔什发表了关于伊朗门事件最后报告。历时7年,耗资3760万美元的调查至此终于落幕。虽然报告没有提供多少新的细节,但是它把文献证据、证人证辞汇集起来说明,公众从1987年的听证所得的印象(似乎这个丑闻全是下面的官员自说自话瞒了最高当局搞出来的)是错误的。事实上,里根总统“给他的下属犯罪创造了条件”,并且“有意参预、至少默认掩盖这一丑闻”。曾经主持掩盖罪行的前司法部长米斯并且出来对沃尔什大肆攻击,指责他浪费钱财,作出不负责任的推断。伊朗门丑闻之严重,在于誓言维护宪法的总统本人造成宪法危机。这要比克林顿的怀特沃特地产投资问题严重得多。共和党人辩称这是政策分歧,而非违法问题,站不住脚。宪法和法律都可以绕过,才是美国这个法治国家的严重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