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联合国秘书长加利:有心全球试身手 无奈事艰志难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4-01-01

    【美国《华盛顿邮报》12月27日文章】题:和平斗士
    “我到纽约已经两年了,还从未去过剧院。如果说现在的工作有什么令人吃惊之处的话,那就是:冲突如此之多。”
    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席谈。这位秘书长已经成了外交避雷针。面对全球令人深恶痛绝的枪击战,目睹充满恶意的种族纷争,美国和西方大国并不特别重视。而加利这位联合国“首脑”却从客观上缓和了紧张局势。
    诚然,出现这种情况,部分原因在于冷战后的安全考虑。但是,也可以说,加利的负担是他自找的。这位71岁的埃及外交官和学者不信老一套,即联合国秘书长应是一位彬彬有礼的处理国际事务的神秘人物,但见其人,不闻其声。加利打破陈规,按照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冷战后出现了混乱,加利发现联合国可以发挥作用,于是采取了果敢的行动。
    索马里闹饥荒,他敦促美国派兵前去拯救;柬埔寨、波斯尼亚和海地的局势变幻莫测,他力促联合国进入新阵地;朝鲜与联合国在核计划问题上陷入僵局,他就借周末之机飞往朝鲜半岛,设法解决问题。不久前,加利在华盛顿发表讲话时指出:“在我们所处的当今世界,联合国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对弱国而言,而且对强国亦如此。”
    然而,加利的不幸在于: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毫无准备的时候,他扮演了一位直言不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秘书长的角色。比如,克林顿政府执政伊始,为了博得联合国的好感,似乎想分担一些维持和平的重负。
    然而,当出现美军人员伤亡时,克林顿就缩了回去。美国领导人缺乏加利所说的那种决心和明确目标。这种不良局面导致秘书长与美国之间多次出现激烈冲突。他的个性着实令美国决策者头疼。
    加利最近接受采访时表示,本届任职期满后,他将不再竞选秘书长一职。加利主张集中精力加强联合国的实力。但是,许多联合国的圈内人士说,加利的这种做法孤立了自己。他们认为,倘若加利不迅速吸引一批支持者,那么他的计划肯定要落空。事实上,加利是个矛盾体。一方面,他坚持不懈地在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和非洲文化之间奔波努力,俨然是个国际主义者。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封闭,是个孤独者。
    他不怕担风险。这种精神从他的婚姻中亦可窥见一斑。作为一名基督教科普特人,他娶了一位犹太人的女儿。复杂的是,这位佳人年轻时在一位热心教母的“开导”下皈依了天主教。谈起这桩姻缘,加利就说:“我决定冒险。”
    刚刚到达纽约就任秘书长一职时,加利只带了一位助手。就是这位助手,在加利宣誓就职前就从他身边一走了事——为了追一位女服务员。置身总部,加利没有知己。即使是他最亲近的顾问也无法肯定他想干什么。
    加利毫不掩饰他对联合国这样一个庞大官僚机构的不满。有一次,他当着来访政府领导人的面,不留情面地称联合国官员是“官僚主义者”。他坚持要求,高级官员出访必须得到他的批准。由于总部尽在不定之中,因此两年来联合国居然没有出版工作人员电话号码本,因为担心出现突然变动。
    就外交礼仪而言,加利无可指责。他的举止彬彬有礼,态度不卑不亢,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今年3月,在会晤索马里大军阀艾迪德时,他甚至与之相吻致意,虽然对方给他造成了莫大的麻烦。
    这位外交官有时太粗心。直到今天,他仍然称负责波黑和谈的施托尔滕贝格为“施托尔滕贝格尔”。还有一次,在纽约举行的一次国际法专家秘密会议上,他问与会者第687号决议的内容是什么,结果引起一段可怕的沉默。687号决议是安理会结束波斯湾战争的文件。联合国秘书长忘了此决议的内容,这无异于教皇忘了第23首圣歌的编号。
    加利很少参加安理会召开的会议,并且喜欢在代表发言时打断代表的话,结果惹恼了安理会成员国。他还常常无视各国大使的存在,遇事就打电话找外长或元首,因此也得罪了一批大使。加利自己认为,他要在太短的时间内处理太多的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
    但是,加利给联合国注入了一股力量,这也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确定了联合国在风云多变的世界中的强有力地位。他并不刻意追求个人权力。比如,他自始至终反对成立联合国常备军,尽管这样会使他成为军队统帅。
    其实,联合国秘书长一职是个出力不讨好的工作。美国和很多国家拖欠联合国费用。因此,作为秘书长,他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劝说这些国家支付拖欠捐款,派兵执行维持和平行动。
    加利曾经沮丧地承认:“我没有实权。联合国没有权力。”
    不久前,加利会晤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奥尔布赖特时怨言颇多。奥尔布赖特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说:“布特罗斯,你不明白的是,你是我的问题所在。”两人相视一笑。(郑国仪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