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亚洲大城市:令人不安的话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11-29

    【美国《波士顿星期日环球报》11月14日文章】题:亚洲城市面临人口剧增、污染严重等问题(记者玛丽·凯·马吉斯塔德)
    亚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人口剧变之中。分析家们说,30年之内,该大陆55%的人口将成为城市居民。将有15亿人——比中国目前的人口还多——从农村迁进城市。
    到90年代末,世界上的21个大城市,亚洲就占13个——它们是有1000多万人的大都会中心。
    最近在曼谷召开的一次联合国会议上,35个亚太国家的代表们被告知,要阻止这股人潮是不可能的。相反,会议敦促它们集中精力使人口迅速增加的大城市尽可能地适应这种变化。
    联合国亚洲和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秘书拉菲丁·艾哈迈德说:“怎样在如此拥挤的一些城市地区向如此多的人提供食物、住房和交通,怎样处理他们产生的废物,怎样向他们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我们在这些问题上经验非常有限。”
    联合国有关城市化的一份报告披露了亚洲未来大城市的缺点和需要。该报告说:“亚洲只有一半的城市人口能使用自来水、42%的人能使用卫生设备。亚洲的大多数城市中心没有任何固体废物处理系统。在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对交通的需求超过了道路承受能力和交通服务能力……空气、水和土地污染严重而且越来越严重。”
    在曼谷,城市规划不善导致的结果是道路太少、汽车太多,根本没有地铁。根据日本的一项调查,汽车排出的废气已使曼谷的空气质量变成世界上最糟的。
    该调查说,铅、一氧化碳和其他16种有毒物质全都超过了国际安全标准允许的最高限度,使患癌症、心脏病和肺病、神经系统紊乱和脑损伤的风险急剧增加。
    泰国内政部的一位环境顾问说:“他们在控制该市汽车数量方面管理不当。即便有现成的法律条文,他们也很少执行。”
    在人口迅速增加的亚洲其他大城市当中,曼谷的上述情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越来越多的环境学家敦促在亚洲降低消费并对城市生活采取新的态度。生存环境联盟主席基尔提·沙阿说:“我对此感到非常、非常忧虑。”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1月6日一期报道】如果世界人口如预测的那样增长,而人类活动又不改变的话,那么科学和技术可能无力防止贫穷的蔓延和对环境的无法挽回的破坏。这是上周在德里召开的一次人口最高级会议上传来的不幸信息。
    这次会议云集了世界各国科学院的成员。在一项联合声明中,各国科学院呼吁“在我们的孩子这一代使人口达到零增长”。
    这项声明说,甚至根据保守的估计,在今后半个世纪内,全球55亿人口可能会翻一番。最坏的构想是,到210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190亿,到2150年达到280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