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为人作嫁衣的T--95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10-30

    【日本《军事研究》9月号文章】题:神秘的T—95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陆军迅速展开了二战后的“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试制坦克的型号是T—95E1,于1958年3月7日交付军方。
    T—95坦克的车体结构和以往的坦克相同,车体前部中间为驾驶室,中部为战斗室,后部是发动机室。乘员为4人,炮塔内3人。
    前部正面、上面、两侧、直至战斗室后部的车体,是均质铸钢结构。其余的车体底面、发动机室等部位是钢板的焊接结构。战斗室和发动机室之间用不透水隔板完全分割开。
    T—95与M—48巴顿坦克相比,如仅从车体重量的差别上看,似乎可以说M—48坦克占上风。M—48坦克在未装弹药、燃料时的重量为42.2吨,T—95坦克为35.2吨,比前者轻7吨。然而,T—95坦克的主要部位的装甲防护能力并不低于M—48坦克。例如,受到攻击概率仅次于炮塔的车体正面,T—95坦克的最大装甲厚度为127毫米,超过了M—48的120毫米的厚度。车体侧面的前部最大厚度为102毫米,与M—48坦克的厚度为76毫米相比是重型防护。
    另一方面,T—95坦克的装甲防护,主要体现在装甲材料的重点分布方面。在易受攻击的部位使用超厚钢板,在不易受攻击的部位相应地使用较薄的钢板。因而能够在保持装甲防护能力的同时,减轻自身的重量。
    T—95坦克的发动机是燃料喷射式8汽缸4冲程水平对置式气冷发动机。它的长处是小型、轻量、输出功率大。每个汽缸的两端装有活塞,可以往复运动以保持水平对置。最大输出功率为560马力。履带宽52.5厘米,为双销钉式履带。
    燃料箱是用环氧树脂经强化而成的玻璃纤维制成,安排合理,不浪费空间。T—95坦克的发动机前部两侧和车体后部右侧共三处装有燃料箱,燃料总容量为205加仑。这些燃料能维持145英里的行驶距离。
    炮塔设计成倾斜角和圆滑的流线型,是理想的防弹形式。从炮塔正面看,对后部的隐蔽作用大,正面暴露面积被减少到最低限度。
    T—95E1坦克内装有90毫米T208E9滑膛炮,共载有炮弹50发。其中28发分别置于驾驶员座位两侧,各14发。其余的22发中有8发垂直放置在装填手附近,供随时使用,3发置于炮塔轮圈左边的架上,11发放在炮塔的后部。炮弹靠人工装填,最快发射速度为每分钟7发。尽管1958年又实施了新的T95计划,但M—60坦克作为中间性的主战坦克已于第二年研制出来。1960年7月7日,T—95计划正式决定停止。
    尽管如此,研制T—95坦克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验证坦克技术的作用,在实施这一计划中获得的许多数据资料,最终都用在了M—60坦克的研制上面。即使在这个计划停止以后,T—95坦克车体仍然能够作为未来坦克技术开发的“试验体”而被利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