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不能无视各国历史文化背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9-29

    【日本《诸君》月刊9月号文章】题:人权外交是错误的(作者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由于对苏联的人权外交取得成功,美国和北约同盟国现在又挖空心思地想对中国、北朝鲜和越南及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开展人权外交。
    美国人是狂热的传教士,让别人易宗改教对他们来说有一种难以抑制的诱惑力。
    拉美、非洲、中东和亚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对通过政府开发援助施加民主化压力作何反应呢?
    荷兰以人权问题为援助条件,对印度尼西亚施加压力,结果印度尼西亚没有屈服于荷兰的压力,而是拒绝援助,走自己的路。
    1991年东盟同欧共体间更新合作协定时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欧洲共同体方面想把人权问题写进新协定中,东盟方面坚决拒绝。葡萄牙以印度尼西亚东帝汶的侵害人权问题为理由拒绝实施新协定,但是其压力能否奏效令人怀疑。
    最典型的是中国的例子。美国国会威胁说,中国若不尊重民主和人权,美国就将取消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美国每年都这样折腾一次。中国在维持国家统一方面的习惯和价值观已延续了4000年。它能够因为美国国会的一纸决议而在一夜间发生改变吗?
    我认为中国也会变化。但是其变化应发生于其内在的发展过程当中。而且,实际上拿发达国家中的民主进步的历史来说,其速度是相当缓慢的,简直像冰河移动一样。美国和英国都是这样。他们实现普选的目标是通过教育水准高的国民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以后的事情。
    任何国家的国民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有一个“好政府”。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先发展经济,然后才是民主。除少数例外,在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民主并没有导致形成“好政府”,也没有哪个国家通过实施民主发展了经济。这是因为政府没有建立起开发所必要的稳定和纪律。什么是“好的政府”呢?这恐怕要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亚洲人的价值观未必同美国人及欧洲人的价值观一样。欧美人把个人的自由看成是价值,但是我作为一个有中国文化背景的亚洲人,坦率地说,我支持有效率的政府,为人民有效工作的政府。人们支持的政府应该是:它能让人们自己过好日子,能让自己的孩子比自己生活得更好,社会稳定、有秩序,它能给所有国民以提高自己的机会。
    民主和人权的确是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必须明白,其真正的目标是建立“好的政府”。“是不是好的政府”必须成为判定能否提供政府开发援助的标准。
    总之,我想说的是,使民主彻底发挥机能比在人权领域争得某种程度的进步更难。尊重人权的确是有价值的东西。但是,使其进展的唯一方法是采取渐进的方式。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1992年5月访华以后曾在德国《时代》周刊上撰文说:“垂直的实力主义倾向、由年龄构成的阶层秩序、学习欲望、节俭主义、家族及集团的团结性等,这些形成了儒教的文化遗产。它完全不同于欧洲及北美的宗教伦理的精神概念,但是它可以产生同等的经济效果。西方世界恐怕不能不承认,深深扎根于与西方世界大不相同的文化中的人们,即便没有欧美人所认为的不可缺少的民主制度,仍然可以幸福地生活。因此,我们不应该要求中国信仰民主主义,而应主张尊重人和个人的权利。”
    我们不能无视不同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形成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国情,人类社会在数千年当中,各自以不同的速度走着不同的道路。所以理想和标准也各不相同,这是理所当然的。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及欧洲的基准绝不能说是普遍的基准。
    尽管如此,形势在发生变化。覆盖全球的卫星电视使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越来越难以掩盖其对国民的残暴行为。但是,西方国家经常利用人权问题造舆论,把它当作干涉别国的借口,这也是事实。其他国家发生动乱和以武力镇压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贫困,那么西方政府有从财政上对他们进行援助的打算吗?即便打算进行财政援助也是为了让对方听自己的指挥,西方国家有从道德上干涉别国的权力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