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欧洲电影为业处境艰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9-28

    【加拿大《环球邮报》8月29日文章】当好莱坞的制片公司满心喜悦地重拍欧洲拍过的影片时,它们在大西洋对岸的同行却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美国人重拍的影片往往比原片更为成功。这使得原本就颇具竞争力的美国影片如虎添翼。在欧洲的电影院中,本地影片溃不成军。鉴于这种现状,欧洲电影界的有识之士心急如焚,已有人奔走呼吁,欲救欧洲电影于危难之中,使其再放昔日的光华。
    本月,英国制片人戴维帕特南率领一泛欧影人代表团前往欧洲共同体总部布鲁塞尔,要求有关方面对欧洲电影生产予以扶助。近来英国的《哭泣游戏》与法国的《印度支那》两片颇受好评,但欧洲电影业仍深感自己处境十分艰辛。
    据统计,欧洲人看的影视节目包括录像、电视、电影及广告节目——有80%来自美国。电影界人士说,尤其令人气馁的是,85%的欧洲影片从未在国外放映过。而经济衰退带来的资金短缺对电影界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欧洲电影学会秘书长艾娜贝利斯说,目前美国正在重拍的影片多达100多部。她认为欧洲电影界不能只坐在一旁指责美国人剽窃欧洲电影,抢走欧洲观众。她说:“他们是出钱买了摄制权的。我们因为缺乏资金和推销技巧而处于不利地位。我们可以从美国那儿学习一些东西。”
    在自诩为“欧洲之都”的布鲁塞尔,“欧洲公民”们更多地选择观看美国片。布里奇特方达主演的《刺客》(美国片《铁血无归》在欧洲市场的片名)首映一周内吸引的观众远远超出了其法国原片《尼基塔》。在欧洲各国首都,这种情形比比皆是。在最近几个月里,美国影星理查德盖尔与朱迪福斯特主演的重拍片《萨默斯比》在多数欧洲国家一直高踞最卖座影片之列。
    贝利斯说,欧洲电影业有两方面的不足。首先是没有明星体制,很少有能在整个欧洲叫得响的影星。其次是缺乏影片销售战略。
    法国电影业是欧洲最成功的。贝利斯说,法国的电影观众很懂得为本国电影捧场,“法国每年平均生产100部影片,而英国只有大约25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