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法国《世界报》指出肯尼迪在国内外面临巨大困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1-01-29

    【本刊讯】巴黎《世界报》21日以《遗产》为题,发表了克劳德·朱利安写的文章,评艾森豪威尔离开白宫时的局势。摘要如下:
    这份遗产丝毫不能说明充满了艾森豪威尔先生的政治告别赠言的乐观情绪是有理由的。美国是强大的,但是,在一个它的威信遭到沉重打击的世界里,它的优势已经不再是战后的那种优势了。美国是富裕的,但是,它的发展速度比起苏联来是相当慢的。美国希望生活在和平之中,但是,各大洲上可能发生冲突原因仍然很多。如果肯尼迪希望美国的历史将推崇他在竞选运动中不断地陈述的雄心,他就必须在这三条战线上推进到新的边界。
    ……肯尼迪认为,时间对美国不利。
    ……国际舞台上的巨大困难在等待着他,但是,在正式的声明使得人们能够根据新的情况来考虑这些困难之前,研究一下内政问题也就足以看出任务的繁重了。国内问题困难重重
    ……军费开支不仅是要调整,而且是要增加,预算在促进经济方面的潜力仍然相当有限。此外,上届政府下令实行的节约,丝毫未使局势改善,禁止在国外储存黄金反而可能鼓励对美元的投机。狄龙预计,1961—1962年的预算将出现新的赤字,虽然艾森豪威尔曾指望有15亿美元的盈余……他认为税收将减少,特别是关于企业利润的税收。
    真正的问题在于提高生产增长率。过去几年中,这种增长率在2.5%至3%之间。民主党的竞选纲领主张提到5%,但肯尼迪本人没有就这个数字表示意见,在他看来,这个数字难以迅速达到。如果美国每年的增长率是4.5%,那末,美国国民生产到1975年将要从比苏联领先3000亿增加到4000亿美元。
    为了满足每十年增长三千万人口的居民的需要,发展经济无论如何是必要的。在这自动化(它有取消新的就业机会的趋势)受到了一些实业家和某些工人工会的断然制止的时候,还必须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美国某些部门中生产设备过多(炼钢开工率只达它设备能力的51%,就可满足国内需要),而有关社会和国家前途的某些主要部门,却严重地设备不足。
    帕都大学校长领导的工作组交给肯尼迪的一份报告中,主张在未来四年中用100亿美元来修建校舍和调整教授的待遇。然而,美国目前短少40万个教室和60万个教师。在两个集团之间展开科学竞争的时代,这种局势简直是灾难。
    在社会方面,麦克默里领导的工作组所得的结论是,七亿五千万美元的拨款用来建筑住宅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寇因小组的报告,需要十亿美元用来作老年人医药卫生之用,此外,在这样一个汽车工业占卓越地位的国家里,公路网却不敷应用。每年仍在继续增长的剩余农产品,继续吸收着大量的资源。
    因此,正如肯尼迪的经济顾问们向他建议的那样,肯尼迪将不得不增加某些非生产部门的开支(教育、公共事业、住宅等等……),这就为一部分劳动力提供了工作的机会。然而,在这样一个以利润为中心、不信任国家的出面的社会里,只有国家才能在这些部门进行投资,这些部门不能马上得到任何利益,尽管它们对人民健康和一个国家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他想把这个计划执行到底,那么,新总统就得来一个真正的、规模巨大的改变。那么,人们就可以说他在实行“新政”,甚至比对罗斯福更有理由认为他这样。但是要这样作,他光说服国会的民主党人是不够的,在国会里,民主党人的多数正在缩小。他还要说服全国人民。在特别悲惨的情况下,罗斯福曾经善于这样作了,但是,当时有1200万失业者,每天都在发生破产和自杀事件。目前的威胁不那么惊人,不那么严重。要回复到当年的情况是比较困难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