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日本人为何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1-31

    【日本《东京新闻》12月21日报道】国立遗传学研究所教授五条堀孝和名古屋市立大学医学部讲师沟上雅史等的共同研究小组根据基因分析结果发表了新的说法,认为日本人丙型肝炎(肝癌的主要原因)病毒的感染率高,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滥用兴奋剂而使感染扩大的。
    日本人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1.4%,比欧美的平均0.7%高一倍。丙型肝炎病毒往往是输血感染的,但是在日本,感染者只有四成是曾经输过血的,其余的感染渠道不明。
    五条堀教授等把在世界各地分离的大约70人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碱基排列作了比较,绘成了追溯病毒进化的系统树图。
    从系统树图看出,日本人的丙型肝炎病毒属于40至50年前分支的一个集团。特别是,在没有输过血的日本人当中有带丙型肝炎病毒的明显倾向。
    这个新发现的事实意味着,在40至50年前,在日本曾有很大的感染源。
    研究小组调查了输血和预防注射的历史,查明在1945至1955年曾有第一次滥用兴奋剂的情况。
    在那个年代,曾有军方在战时对特攻队员和彻夜干活的人员积极使用兴奋剂的影响,当时的青年大约5%有过使用兴奋剂(商品名为希洛本)的经验,是滥用期。研究小组认为,由于注射兴奋剂而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人们以后卖血,使另外一些人输血后患了肝炎,加之医疗现场的注射消毒不彻底,致使感染扩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