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竹林中飘出来的仙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3-01-30

    【《印度时报》1月10日文章】题:竹林中飘出来的仙女
    这两个中国娃娃,身穿典型的印度婆罗多舞的服饰,站在镜子前精神抖擞,摆出一个个舞蹈动作,叫你分不清谁叫赵晓贞,谁叫李默雯。是去参加化妆舞会吗?不,他们年仅10岁,是中国最年轻的婆罗多舞演员,已经很有名气。
    猩红、翠绿和深黄的服装,更使她们像个娃娃。但她们1月7日在新德里卡玛尼剧场的演出,毫无疑问地证明她们跳得十分地道。
    “我喜欢婆罗多舞里的一切东西。”其中一个象小鸟般地说。她们看来确实喜欢这里台上台下的所有时光。同她们在一起的是林平,她也才13岁,但已是“老”演员了。正是林平在电视上的演出吸引了赵和李。但是,真正把婆罗多舞带到孔夫子故乡的是张均,她是东方歌舞团的艺术指导。
    1月7日的演出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54年,18岁的张均随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这次访问成了她对印度舞蹈终生追求的起点。她曾从师于印度著名舞蹈家乌代·香卡尔。1957年香卡尔访华两个月,她伴随着他的舞蹈团。“他教我球舞,从此我也出了名。”她说。1980年,她再次到印度学舞,有许多名师指导过她。
    今年是她第5次访印。不同的是,这次她是陪她的学生一起来的,她显得像一位自豪的母亲。
    她有许多东西是值得骄傲的。这些孩子们的一片真诚和热情令人羡慕。她们利用一切业余时间练舞。她们任情地转动眼珠,充满自信地大幅度地转动脖子,这些会令每个印度南方人感到羞愧。她们在拉幕前不久还抓紧练习,特别令人惊讶的是,一点也不怯场。她们对舞台已不陌生,不仅在舞蹈比赛中得过奖。而且去年5月在北京还使一位非常特殊的观众着了迷,那就是前总统文卡塔拉曼。听说,不久她们还要去台湾演出。
    据张均说,学习婆罗多舞的手势还比较容易,因为亚洲舞蹈风格有许多共同之处,但要掌握音乐节奏就大不相同了。她要费很大精力向学生解释清楚。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朋友们很喜欢我们的舞蹈。”李默雯、赵晓贞说。当问她们想不想家时,她们却使劲地摇摇头。她们太忙了,我们不能忘记:她们是小明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