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马尼拉唐人街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11-30

    【《台湾新生报》11月15日文章】题:马尼拉唐人街巡礼(记者李彦
    凡是来马尼拉旅行的华人,都会到王彬街游逛一番,看看中国人的生活情况,尝一下中国人的餐饮糕饼风味,也可以听到闽南话或广东方言。王彬是福建人,因为他在反抗西班牙斗争中有功,受到菲中两国人民的尊敬,故以他的名字命名。
    30多年前,马尼拉华人学校林立,华侨青年讲厦门话、国语,都很流畅,这是受了国语影片的影响。
    中国人最会做菜,走遍世界五大洲,皆见华人餐馆。过去王彬街的“中国”、“双喜”、“广东”、“仕记”4家菜馆,高朋满座,不少由国内来的游客题诗作文,留下无限浓烈的温情。现在,这四家菜馆早已换了招牌,代替的比以前菜肴丰富、装潢现代化,而价格也水涨船高了。
    我是北方人,每次到王彬街散步,总得去“马面第一家”吃一小碗“马面”。“马面”者,鸡丝汤面条也,小碗25比索,大碗35比索,再来一只12比索的肉包子,可以吃饱。有时我也去台湾人开的“新竹饺子馆”,韭菜肉馅水饺,一口吃一只,每组8只,25比索。我最少吃3组,需付75比索,价格比台北还昂贵,而且味同嚼蜡,只是借此解解乡愁而已。
    在王彬街漫步,垃圾遍地,臭气熏人,电线杆东倒西歪,街道低洼不平。
    目前王彬街最大的书店“新疆书店”,已经迁移。“龙记书报社”的书刊不少,多为中小学生华文教材以及文学工具书,同时也兼营台湾发行的报纸、杂志。亚洲大厦二楼一家书店,专售中国大陆书刊,由于菲国华人的华文水准日趋低落,文史书籍无人问津,而通俗读物如打拳、医病、算命等书,每日可卖二三册。这说明华文水准一落千丈。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菲华下一代恐怕不识汉字了,这决不是耸人听闻的话。
    现在王彬街有5家华人开的旅馆。以新开业一年多的“来来大饭店”生意最好。
    每值华灯初上,王彬街的饭馆、百货店、成衣店、眼镜行、照相馆、金店、铁器店、糕饼店,到处人挤人,车堵车,在王彬街若想找个停车位,比中了100万马票还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