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日总务厅年度报告说:“小政府”是世界行政改革潮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11-28

    【本报讯】日本《1992年版总务厅年度报告书》指出,重视市场机制、充分调动民间部门的活力、减少国家公务员数量等争取实现“小政府”的行政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这份年度报告书是日总务厅长官岩崎在9月25日提交给内阁会议的,它第一次汇总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原社会主义国家在行政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从70年代末起,发达国家就已开始重新研究和修正二战后迅速扩大的行政的作用,如削减财政赤字,控制政府支出,放宽限制、国营企业转为私营等等。这种重视民间部门活力和市场机制的动向,现在正向以国家管理经济为主要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东欧和俄国等扩展。
    ▲发达国家的行政管理与行政改革动向
    80年代,美英等发达国家对本国的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并在行政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削减财政赤字、控制政府支出、减少政府职员人数、放宽限制和国营企业转为私营等等。这些措施对纠正行政机构庞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进入9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继续把控制行政机构的扩大作为重要政策之一。
    美国从1981年以来,在里根总统任内,以1988年为目标实施了被称为“改革1988”的一揽子改善行政管理计划。这项计划包括改善财务管理,简化手续、扩大竞争投标等等。后来又陆续实施了“1989年改善高级公务员工资待遇改革方案”,“1990年公务员法”,在人事方面实行了改革。
    英国从1979年撤切尔夫人上台执政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改革措施。首先是将国营企业转为私营,缩小政府部门,提高行政部门的效率。到1991年,电信局和航空公司等46个主要国营企业转为私营,90多万职工从国营部门转移到私营部门,国营企业的职工人数比以前减少了大约1/3。
    法国从70年代开始,为改善行政体制采取了各种措施。1986年成立了由部局职员组成的“质量管理小组”,从80年代后期采用了重视工作成绩的人事管理制度。
    ▲发展中国家行政改革的问题和动向
    从70年代末开始,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纷纷调整经济政策,在行政方面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
    首先是韩国。从80年代以来,韩国经济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行政改革成了重要课题。1988年成立了由各界代表组成的“行政改革委员会”,重新调整了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作用,改善了公务员制度,增加了行政透明度。
    印度尼西亚把行政改革的重点放在提高效率、防止行政机构臃肿上。从1988年开始,为加强国民对行政机构的监督,在副总统府设立了意见箱。有关各部对国民的答复要在一个月内提交给副总统府。
    发展中国家在行政改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国民对行政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相比之下,行政机关效率低下。一些国家的教育制度和公务员制度不健全,缺少管理人才。另外,发展中国家的行政机构庞大臃肿,所以行政改革的困难要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