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日企业进入管理干部受难时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10-30

    【日本《东京新闻》9月27日文章】题:日本企业进入管理人员受难时代
    (原编者按:经济长期不景气使很多企业已开始裁减管理人员,有的企业采取了“延期提薪”、“冻结工资”、“在家待聘”等形式不同的削减开支的措施。以往只会教导部下“要与公司同心同德”的管理人员,如今也成了被裁减的对象。)
    东京电器公司前不久作出了这样一条规定:公司要对一部分50岁以上的管理人员采取回家待聘的措施,待聘期间只发给90%的工资。
    在东京电器总公司内,50岁以上的职工有990人,占员工总数的11%。据说将成为本次裁员对象的是那些非现职的部长、课长等管理人员。公司还规定,在待聘期间既可以外出兼职也可以去打零工,只是不准到公司露面。
    在电器、电力业极不景气的形势下,很多一流大企业都采取了各种收缩措施。日立制作所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从今年下半期开始推迟全公司8000名管理人员的提薪。日本胜利(相机)公司早在今年4月便开始停止给3000名管理人员提薪了。
    三井物产公司已逐步开始推行50岁退休制度。看来随着整个日本经济不景气现象的持续,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养不起那些“窗边族”(指那些不再受重用或靠边站的中老年干部)了。因此可以说,日本企业已进入了管理人员受难的时代。
    既然要削减管理人员,就要削减管理职位。在这方面各公司也都有自己的高招。日本电气公司从7月份开始废除“代理部长”、“副部长”等管理职位。日本ABM软件公司从今年6月份起全部废除了部长、次长、课长等管理职务,使公司全体员工都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实行自己的工位自己负责的管理方式。
    富士通公司目前正在研究从下一年度开始对总公司6000名管理人员实行与业务工作时间无关的年俸制度的问题。该公司广报部人士说,从世界范围看,只有日本还奉行(管理人员)按规定时间上下班的制度,如果不在这方面接近欧美的习惯就难以适应国际化潮流。
    对于这种管理人员日子越来越难过的现象,社会评论家赤塚行雄指出:“削减管理职位尽管对一些被削减的人而言显得有些无情,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人每天不过是盖盖章或逗逗女孩子。企业应该利用目前的经济形势,改变金字塔型的人事结构,而建立灵活机动的工作组合,以便适应新的环境。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日本正处在重新改变企业内结构的时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