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日本开发高温岩体热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10-30

    【日本《日刊工业新闻》报道】题:世界首创利用高温岩体发电
    日本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火山国之一,这里沉睡着用之不竭的地热资源。但是,很难正确地挖掘到用于发电的地下热源,而且即使挖到了,其输出功率也很小。日本国内正在运转的9个地热发电站,发电总功率仅约27万千瓦。因此我国“高温岩体发电”的研究开发日益活跃起来。这项研究是通过把人造热水囊用于发电而进行的。这种与水力发电相匹敌的低成本、洁净的“第二代”地热发电技术有很大的潜力。
    高温岩体发电的具体方法是:利用废井在因岩浆而发热的地下2000米至4000米的基岩中钻井,利用水压使基岩龟裂,从地表将水注入到基岩的龟裂处,再从其它的并坑(生产井)中提取利用基岩热而产生出来的蒸汽,推动涡轮机发电。这是一种以高温基岩代替锅炉制造蒸汽的下一代地热发电系统。
    据认为,这项研究实际应用的最重要课题是,在地中的基岩上尽可能制造出大面积的龟裂。在我国,电力中央研究所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已分别独自着手高温岩体发电的研究开发工作。其中电力中央研究所从耐热性的角度出发,把以往采取的水压破碎法改变成使用铁管和砂石制造龟裂的方式(CRSP法),并于去年夏天在秋田县雄胜町深约1000米,约230摄氏度的高温基岩上成功地造成龟裂,而且确认了其实用性。据说,这次实验是使用采掘后的破碎井进行的,龟裂的范围达到50平方米。今年7月,该研究所又使用上述同一口井,在去年制造的龟裂上部,在深度为720米之处又进行了制造第二次龟裂的实验,并取得了成功,这在世界尚属首创。这次龟裂的范围约达30平方米。在此之后,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在山形县大藏村肘折挖掘了一口深度达2200米的实验井,成功地进行了第二次制造龟裂的实验。
    电力中央研究所计划从9月开始,利用4个月的时间挖掘一个纵深1000米的生产井,1993年度在破碎井和生产井之间进行一次使水通过龟裂处的连续循环试验,以确认回收蒸汽的能力等。在此之后,1994年度将建立一个勘探和设计体系,以谋求由国家和电力行业建造成套设备。
    据认为,如果能开发4000米以下岩体热能,那么我国能够发电的高温岩体能源的资源量可达4亿千瓦以上。此外,人们正在研究把利用上述方式产生的热水如何有效地用于温水游泳池、热带植物园、温室农场以及医疗中心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