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领袖遗体是怎样保存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10-02

    【俄罗斯《绝密报》文章】题:遗体处理(作者莫斯科遗体处理实验室主任杰博夫院士)
    对列宁遗体进行防腐处理后,只对其眉毛及双手皮肤的某些部分作了美化修饰。还有就是把列宁逝世前刚理过的头发染了色,否则头发显得过短,不符合人们头脑中的列宁形象。
    列宁逝世后穿的是军便装。他的遗体放在工会大厦圆柱大厅供公众瞻仰时,也穿着军便装。不过,列宁平时并不常穿军便装。直到60年代中期才决定为列宁换装,改穿他常穿的西服。
    列宁死于1924年,我从1952年起负责列宁遗体的保存工作,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遗体有丝毫损坏。我们定期检查遗休皮肤的颜色、大小及形状。各种数据都符合标准,遗体保存完好,我想,列宁遗体再保存100甚至200年都不成问题。
    列宁墓每逢周一和周五不开放。一大早,我们就取出遗体,用气溶胶对脸部与手部进行防腐处理。每隔1年半,列宁墓要关闭45天左右。我们利用这段时间对列宁遗体的全身进行彻底的防腐处理,同时检修列宁墓的工程技术系统。这是由军工厂制造的十分复杂的设备,它可使厅内和水晶棺内保持常温与固定的温度,还能测量遗体表面的温度。列宁墓落成以来,换过好几个水晶棺,现在用的那个大概是1974年制的,是用钢、铜以及超纯度和超硬度的玻璃制造的。
    我第一次接触列宁遗体时,还刚满32岁。我感到责任重大,同时又很紧张。
    下面来说说处理斯大林遗体的经过。发表斯大林的头一批病情公告时,当时的实验室主任马尔达绍夫把我叫去,对我说,斯大林一旦逝世,很可能会作出保存遗体的决定。他要我准备好必要的器材与药剂,并要我严守秘密。斯大林逝世那天,晚上9时,我接到电话,要我立即动身。专车风驰电掣地把我拉到了实验室,斯大林遗体也很快就运到了。此时,斯大林刚去世2小时,所以遗体一切正常。令我惊奇的是,斯大林的脸上满是麻点和色素沉着的黑斑。内脏取出经处理后运走了。第二天早晨,经过防腐处理的遗体运到工会大厦圆柱大厅供公众告别。每天晚上我们都要到大厅,为遗体做清洁工作。葬礼后遗体转到列宁墓,我们用了3个月时间处理,这段时间里,水晶棺也造好了。
    1969年胡志明逝世。苏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保留这位兄弟党领袖遗体的决定,从此开始了一段惊险的历程。
    胡志明死前两天,我们到达河内。他去世后,我们取出内脏,对遗体进行初步防腐处理后,装进水晶棺,放在国会大厅供人瞻仰。此后,在如何处理遗体的问题上,我们同越南人出现了分歧。越南人坚持就地处理,可是那里没有恒温室,连符合标准的消毒水都没有。因此,苏联专家一致认为,必须马上把遗体运到莫斯科。可是越南人不同意,黎笋流着泪说,“这样我们对越南人民无法交代”。连赶来参加葬礼的柯西金的劝说也无济于事。
    经过反复考虑,我们尊重了越南人的意见。大功率通风机及其他设备都及时空运到了越南。实验室设在一家军医院。可是美国人开始对河内进行地毯式轰炸,我们的实验室随时都有可能被炸。于是我们迁到了离河内数十公里的一个秘密地点,并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仅用两周时间就在丛林中建起了设备完善的实验室。
    美国人为了寻找关押美国飞行员的俘虏营,从老挝方向派来直升机空降兵,并且又开始了狂轰滥炸,这些都发生在离这个新的实验室几十公里处。尽管当时战俘营已转移,为了安全,我们的实验室又迁到了一个大山洞里。山洞前面是难以通行的丛林,后边是笔直的峭壁。由于新地点绝对保密,我们不能在那里生活。都是等到天黑后,才乘坐挂着窗帘的汽车到实验室,没等天亮再坐车回宿舍。尽管采取了这么多措施,当地人还是发现了我们。于是我们只能装作林业考察队员。这个地下实验室一直维持到战争结束。
    巴黎协定签订、轰炸停止后,我立即从莫斯科飞往河内。在秘密会议上决定,把遗体转移到封闭的第一个实验室。夜里,在指定的时间,装甲车装上内放遗体的集装箱,沿着越南士兵连夜开出的通道,穿过丛林,开往目的地。胡志明的遗体直到河内胡志明陵墓建成后,才从第一实验室迁出。
    通过我们实验室做遗体保存处理的还有安哥拉总统内图、圭亚那总统伯纳姆等。
    我们属卫生部管辖,不进行商业性遗体处理。保存遗体的防腐液是以成品方式提供的,所以配方是保密的。(王南枝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