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五环圣旗蒙尘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7-31

    【台湾《中国时报》7月25日社论】题:全球体育文化的发扬与隐患
    在世界文明史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乃是古希腊文化最珍贵的遗产之一,而法国教育家顾拜旦于1896年承袭古希腊传统,举办现代奥运会,寓运动于竞赛的崇高理想,尤值称述。96年来,除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辍,奥运会殆已成为全人类拓展体能、提升技艺、增进了解的一大盛事。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奥运会促进了种族之间的和谐、国际的合作以及五大洲人民的友情。政治虽曾有过干预或阻挠奥运的纪录,但近百年来,奥运精神始终屹立不坠,圣火火炬辉耀不熄。
    然而,一如任何一个历史久远的组织和制度,其弊端与缺失必随岁月之推进而益显,奥运近20年来,若干畸形的发展,几已背离顾拜旦倡导的宗旨和原则。
    商业主义之流行已严重腐蚀奥林匹克大会的“纯度”。在参加国和选手急剧增加的压力下,奥林匹克委员会和历届奥运会主办单位,不得不接受大量的商业广告,以弥补浩繁的开支;而各国运动员因接受了资助,也不得不穿上印有商标的运动服装;甚至为厂商推销内衣裤和化妆品。姑不论今日的奥运精神已大异于1896年首届奥运会的雅典时代,然商业主义在今日大行其道,诚菲推展全球体育之正途,亦有碍于奥运会的正常发展。此其一。
    奥运会的创设,乃为各国业余运动员提供互相切磋、公平竞争的场所。时至今日,举世各国几已无“业余运动员”可言,早已培养了大批“专业选手”。他们在国际比赛场合的出类拔萃(以前东德为首),固创造了不少新纪录,但其藐视“业余”规章之心态,却是奥运史上的一大污点。然而在全球体育文化的骤变下,职业运动员已取代业余选手,成为奥运竞技者的主力部队;靠广告和厂商津贴为收入的选手也充斥在竞技场上。现代奥运会所规定的业余精神几已荡然无存。此其二。
    新兴国家的陆续出现和苏联帝国的解体,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和选手,已创下空前的纪录。1996年将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预计有200个国家赴会。选手人数的庞大和竞赛项目的繁多,已令主办城市大感吃不消。过多的选手和竞赛项目,易降低运动员的素质和竞赛水准,而失去奥运会的完美性。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日前便表示,太过庞大的奥运会将是未来的一大隐忧。此其三。
    亚洲国家在奥委会和奥运会场上始终未获重视,主因之一就是亚洲选手的表现略逊一筹,特别是在田径方面,几乎尽是欧、美、非的天下。而亚洲人受体型所限,在某些项目中难以出人头地,也因而受到不公待遇。此其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