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当今谍海风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7-31

    【美国《新闻周刊》5月4日一期文章】题:敞开的保险柜——美国公司面临友邦间谍的冲击浪潮(作者道格拉斯·沃勒)
    这些日子,美国各大企业公司与其太平洋沿岸各国对手的竞争够艰难的了!而当竞争对手们竟然亮出自己的商业机密,那滋味就更加难受了。谍案比比皆是
    南朝鲜一家公司在某一投标活动中,竟然搞到了美国达拉斯一家计算机公司的极为重要的价格情报,使后者蒙受很大损失。该公司在盛怒之下请来侦探公司作调查。原来是美国公司总部保险柜内一个不起眼的塑料盒子出了问题,里面有一根细细的电线把一台半导体收音机与文传机联接起来,情报就传出去了。侦探公司最后发现,这是该公司一名职员为南朝鲜公司偷偷安装的。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工业间谍虽说是非法的不光彩行为,但比比皆是。因为在冷战结束后的新的世界秩序下,利润代替导弹,成为激烈争夺的目标。一个公司企业要在全球发展,就要从事间谍活动,寻觅别人的弱点,发展自己,挤垮对方,不管是兄弟还是朋友。“朋友”变为敌手
    据美国工业保安协会去年所作的调查,在165家美国企业中,有37%已成为外国间谍活动的目标。这种间谍活动发展之快使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都大吃一惊。联邦调查局官员帕特里克·沃森说:“现在发现,我们过去压根儿没注意过的国家的间谍组织在美国干得很欢!”。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盖茨说:“美国过去的一些传统朋友的间谍机构,今天也在美国高技术公司安插坐探,追踪美国出访企业人员的公文箱。”美国前国家安全局官员艾迪斯·诺埃尔·马特切特也说:“这种陷阱遍布全球,天真的美国企业界人士不断落入其中。”
    情报方面的人士说,法国驻华盛顿使馆官员曾帮助法国工程师盗取美国军用飞机制造厂家的技术。3年前,美国联邦调查局发现法国国外安全总局间谍试图打入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驻欧办事处和得克萨斯仪器公司驻欧机构,以向法国传送机密,联邦调查局私下向巴黎提出了抗议。但是这一抗议犹如对牛弹琴,今年,法国的情报预算增长了9%,并增加1000名谍报人员。
    谁也说不清美国公司企业在这方面遭受的经济损失有多大!各国政府对其间谍搞到的经济情报自然默不作声。美国受害公司发觉后也敢怒而不敢言。它们一不愿公布这种间谍活动如何使它们上当,二不愿向政府报告,怕向购买本公司股票的人暴露弱点。尽管如此,《商业周刊》已知道30多家公司由于商业和技术机密被窃,每年受到的损失达数十亿美元。美国众议院司法小组委员会最近听证会的估价是:仅就成为法国和日本情报目标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而论,它因经济情报和计算机软件被盗而造成的损失就达10亿美元。这个大公司不愿透露具体情况,只是说间谍活动无孔不入,大到送上码头的货物不翼而飞,小到在飞机上被人从肩头后面偷看文件,无奇不有。间谍常用手段
    为了搞经济情报,各国都使尽招数,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收集公开材料在美国,许多科技信息不用去偷便可顺手得来。如一些公司为了赚钱,向人免费提供新产品图片和新技术介绍,公司技术简报也满天飞。美国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大门也是敞开的,极愿向人宣扬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些材料收集起来经内行人综合分析,便可掌握某方面的最新进展,成为极有价值的工业情报。日本的一个旅游团到美国后,无论走到哪里,都拍照、录像、要材料,就是为了从中寻觅情报。日本派往美国的一些留学生,实则是工业间谍,他们本来就谙熟某方面工程技术,到校后利用学生身份,竭力探索美国的高科技情报,连大学的研究课题也向国内报送。利用电子计算机搜集情报现在,一台电子计算机、一只计算机调制一解调器和一台电话在美国就能办事。美国现有1万个非正式的电子计算机联接网络。这是由编制程序的专家、工程师、科学家以及政府官员与拥有个人电子计算机的人共同建立的,用来交流情况,传输商业信息、交流飞机发动机的最新发展以及白宫内的私人电话号码等等。
    于是,有些间谍便利用它为自己搜集高科技情报。有个间谍首先列出了他要了解的技术清单,然后以一个求知的学生名义,用自己的计算机与那些计算机联网联系上了,索知了大量情报。另一名欧洲间谍也用同样的办法以不同的化名先后向查尔斯顿、南卡罗来纳、布雷默顿三市的电子计算机网络成员询问同一问题——潜水艇发动机的一系列情况。这3个城市都是海军潜艇的建造地和基地。金钱收买这是搞情报的重要手段。由美国离职的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人员组成的美国帕武斯保安公司人员发现,日本某公司曾收买了美国中西部重型机器制造公司的一位中级经理,使日本公司获得了该公司的机密经济信息。美国在香港的一家制造公司发现本公司人员被收买后竟协助间谍将密室内的电子计算机进行了技术改动,使外部用电话就可获得该公司的一切机密材料。有些西方公司时常对美国公司雇员行贿,或佯装愿以高薪聘请他们出任高职,然后以“口试”或“召见”的方式掏取美国公司的业务机密。窃听、窃视、包打听这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法国国外安全总局为了窃取美国的经济情报,甚至把窃听器安到了美国某商界人士所乘飞机的座位下,并在他所住的巴黎某旅馆房间内反覆搜寻窃照。
    美国情报当局一直怀疑英国情报机关在窃听美国公司的国际电话。最近破获的阿根廷前情报人员和警察联合组成的一个绑架集团,罪名是对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外商安装了500只窃听器,专门探听经济情报。此外,以友好的姿态“交朋友”,打探股票行情、新科技、工业机密等等更是司空见惯的间谍手段了。美国开始警觉
    在西方激烈的经济间谍战中屡屡吃亏的美国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正在加紧反间谍活动。美国务院在《幸福》杂志每年所列的500家美国大公司中,准许其中50家公司人员出国时配备美国官员使用的保密电话。联邦调查局已禁止一些公司使用妨碍调查局侦破工作的装置。中央情报局也在加强各种监视和侦察活动。美国的各个公司也都在加强保密工作,有的已停止对外开放,禁止参观、拍照。柯达公司已像政府机构一样把大量文件、资料列入保密范围。莲花计算机发展公司已开始对夜间从事清扫的工人进行监督。该公司发言人说:“由于我们的计算机形体已变得越来越小,很容易顺手牵羊被窃”。
    (曹道明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