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黄土地上的民歌源远流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6-29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6月1日文章】题:陕北民歌源远流长(记者史砚华发自陕北高石狮村)
    在中国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有个穷得叮当响的村子,村里有个农民叫王庭明(译音)。对于王庭明以及千百年来的祖祖辈辈来说,永存的是歌。
    王庭明年届中年,大字不识,是村里最穷但歌儿唱得最好的农民之一。他说:“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唱……我们唱劳动,唱爱情。”他说:“对溪水结冰,我们唱,对冰又融化成水,我们也唱。”他的皮肤呈古铜色,衣服上全是土。
    高石狮村与陕北其他村落一样,村民居住在一排排窑洞里。在这里,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陕北民歌一代代口头传下来,歌词虽有变化,但那类似悲号的调子基本上没有变。跟王庭明一样,村民在环山的梯田劳动时唱歌,在抬着新娘轿子时唱歌,在过中国的阴历新年时唱歌。他们大都是自发地唱,有时与朋友或亲人一道唱,有时独自唱。
    王庭明说:想唱的时候就唱。唱歌的男人比妇女多。妇女也唱歌,但是她们比较害羞,常常是偷偷地唱。”
    中国的民歌语言丰富,富于地方色彩,充满了传奇故事。
    千百年来,高石狮村的歌手所唱的传统主题是自然,劳动和爱情,其中以情歌为多。
    北京中央民乐交响乐团的刘文晋(音)说:“在红军于1936年抵达陕西后,民歌成了革命的歌曲。”“许多音乐家借用民歌的调子填写革命的歌词,颂扬革命和革命领袖。”最著名的颂扬毛主席的歌《东方红》借用的就是陕北民歌《骑白马》的调子。歌唱359旅开荒种地的歌《南泥湾》也是按民歌的调填的新歌词。
    在10年的文化暴力活动结束后,陕北民歌就象陕北干旱土地上生命力极强的柳树一样迅速获得新生。
    在80年代初期和中期,民歌又在全国范围受到欢迎。由于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和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等有关黄土高原的极其成功的影片更使民歌得到普及。“西北风”从陕西刮遍全中国。
    但是,对陕西当地人来说,所有这些从陕北民歌派生出来的流行歌曲,没有一种比得上王庭明和他的乡亲那粗犷、凄厉的歌。
    走在乡间的士路上,或路过一孔窑洞口时,他们会突然间悲号似地唱起一首信天游。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