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再访莫斯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6-29

    【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18日报道】题:再访莫斯科见闻(作者关愚谦)
    这是我四年来第三次访问俄罗斯了,
    莫斯科仍不失是个美丽的城市,宫殿林立,绿树成荫。人们总算熬过了艰难的冬日,虽然现在吃的都是西方救济粮,至少解决了一时的困难。雪白的面包比黑色的也顺眼多了。在莫斯科,什么都缺,连手纸、灯泡、肥皂都得用外汇到外汇商店去买;可是,汽油却绝对保证。只见穿梭飞驰的汽车在那宽大得让你过马路时会心惊肉跳的大路上横冲直撞,地铁火车也仍准点川行,同时穿着五颜六色夏季服装的男男女女闲散漫步在广阔的人行道上,悠哉悠哉,比起纽约、东京人们那种紧迫的节奏来说,莫斯科是显得平和得多了。漂亮的莫斯科姑娘成年被寒冷的天气裹得密密实实的,现在总算有机会展示一下她们的雪白肌肤和线条,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把莫斯科点缀得更美丽。初来乍到的外国游客一定会责骂报道莫斯科生活困难的那些报纸造谣生事,这里的一切是多么的美好啊!可是,当你深入社会,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去,你就会大吃一惊,莫斯科就好像一个长满毒疮,生命垂危,但面目清秀,披着白纱的少女,她需要的不是你的青睐,而是救命的灵芝。
    我们来到莫斯科,到飞机场接我们的是俄国作曲家左贞观。他16岁时随有俄罗斯血统的母亲来到苏联,现已有30个春秋了。目前他属于莫斯科社会的上流阶层,他的岳父则是翻译了《史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苦菜花》和《说岳全传》的著名汉学家。当他把我们夫妻二人引到他宽大明亮的寓所时,我好像来到了西德的一个高尚的家庭里。壁橱、沙发、钢琴、镶木条的打蜡地板,以及有冷热水供应的盥洗室,他家的书占满了全寓所一切空置的角落,冰箱一打开,里面有各种新鲜的食物。“仍是富国里的穷国”左贞观这么评价说:中国的经济目前虽然搞得不错,但只不过是穷国里的中等国家,俄国的经济虽然很坏,但它仍是富国里的穷国。我想想,他说得也对,中国人“民以食为天”,“吃”是衡量人民生活好坏的最主要根据,“衣”则次之,住和行,在这样一个有12亿人口的国家,几十年也解决不了。而在莫斯科,有小汽车的家庭难以计数,家家户户有冷热水、有电话,地铁极为方便,火车几乎都是中国所谓的软卧车厢,莫斯科人生活标准的起点的确比中国要高得多。他们只要解决了农业问题,生活还是很不错的。
    他说:“莫斯科生活日用品,尤其是食品涨了30倍。人们挣的工资,90%都用在吃上还不够。现在正准备出万元大票的卢布呢!”
    谈到卢布,也真让我们叹息,我们4年前第一次来时是一美元换一卢布,去年第二次来时是一美元换22卢布,而这次来是一美元换120卢布。你到大旅馆、饭店去,都是美元交易,就是坐出租车,一出口就是5美元。在莫斯科坐三次计程车,相当于退休老人一个月的退休金。
    我们在莫斯科看望了30多年前的老朋友克拉娃,克拉娃一见到我们悲喜交集,她撩起裙子,指着那又瘦又小、到处有疮疤的双腿诉苦说:“我知道活不长了,连我的坟地都已找好了。你们看,我这双腿,一年前开过次刀,因手术不好,本来只是一条腿有病,现在两条腿都出了毛病,每到深夜就肿起来,很难行动。现在物价疯狂上涨,镶个牙就要上万卢布,我的退休金一个月才几百,这怎么受得了?”(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