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渗透欧洲的美国大众文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4-29

    【美国《新闻周刊》4月13日文章】题:娱乐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人眼里,美国是天堂,是真理和正义的象征,那里的人们都过着富裕幸福的生活。刚从希特勒铁蹄下获得解放的欧洲人也模仿美国人嚼起了口香糖。原因只有一个,美国在两次大战中拯救了欧洲。于是,欧洲人有了美国梦。
    可是如果今天拿这些来教育欧洲青年,他们会觉得你神经不正常。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美国确实征服了欧洲
    ——文化征服。美国大众文化已经渗透了欧洲人的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已成为欧洲文化的一部分。
    在今天的东欧,软饮料和牛仔裤便成了新体制最有力的武器。在东柏林,面积169平米的“可口可乐”招牌高挂在原东德秘密警察大厦的楼顶。这是绝妙的象征。在波兰,青年人以购美国货为荣,只要是美国的东西,就一定是最好的。
    西欧人则不象东欧人那样饥不择食。他们吸收美国文化,有点“拿来主义”的味道。这种“拿来文化”可分为两大类:
    一、社会实验文化。由于没有文化的“根”,美国很容易成为社会变革的实验室。它过去是,现在也是,性骚扰、子宫出租、同性恋郊游、约会、强奸、安乐死、男权运动、中学分发避孕套、胚胎组织移植,诸如此类都是美国的社会实验。传播此类文化的媒介除了有线新闻广播公司和《新闻周刊》外,最有影响力并无所不在的就是好莱坞电影。
    二、怀旧文化。相当一部分欧洲人宁愿继续抱着“美国梦”:一个地大物博、孕育着无数机会的天堂,那里的男人都像詹姆斯·迪安,女人都象玛丽莲·梦露。四五十年代是美国人的英雄年代。好莱坞正在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让人们重温旧梦。美国的迪斯尼乐园、T恤衫、飞行夹克、打火机、摇滚乐、快板歌都已深入欧洲人的生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