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文明程度提高 物质生活改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3-31

    【波兰《政治》周刊第8期文章】题:20年后的中国重现五彩缤纷(作者马里安·杜尔斯基)
    20年后,我又一次访问中国。我尽力比较一下两次访华的印象。
    映入我眼帘最深的是文明程度的提高,是物质生活的改善。20年前,人们自豪地显示,他们已经有了手表,并且向往手提收音机和照相机,而首先要一辆自行车。在农村则渴望有台缝纫机(那时结婚需要“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
    今天,中国人已列出必备的四大件:电视机、自动洗衣机、冰箱和录音机。1990年全国已有电视机1.6亿台。照相机台数剧增。今天,在中国到处可以看到人们在照相。他们在著名的设施——博物馆、纪念堂、庙宇、饭店的入口处,在一些自然景观、古迹、观光点摄影,或与同事、女友或团体合影留念。
    今天,在职职工除星期天休息和有7天法定假日外,企业已能够自行给职工确定假期,一至两周,因工龄和职位而定。
    上次(1971年)我访华时,当时居民是凭票证合理配给食品。这次旅行,使我深信,中国人已经不依赖于定量分配食品了。
    20年过去了,变化最大的是,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他们在饭馆吃饭时要很多菜,离开餐桌时常常盘中有大量剩余饭莱。这是吃饱的标志。
    20年前,在中国的街道上我看到的是单调、晦暗、刻板一律。而当时了解中国的人士向我保证,五彩缤纷将会回到大街小巷。这些预言如今已得到验证。大街上的自行车比20年前增加了很多,络绎不绝的小轿车加入了行进行列。很多公路正在建设。
    旅馆已经很多,但现在仍在建设大量的旅馆。
    在每一个领域,无论是景观,还是风俗习惯,都发生了剧变。
    除了物质财富的增多和饮食水平的大大提高之外,我目睹的最大的变化是风俗习惯的变化。耳中听到的是,摇滚乐曲、流行音乐。
    “卡拉OK”也非常流行。人们公开地跳西方舞蹈,尽管主要是传统舞蹈:探戈舞、华尔兹、狐步舞、桑巴舞,而且非常普遍。
    毋庸置疑,中国经济的变革,也包括结构的变革大大走在前面,而所谓的上层建筑则小步移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