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品管理念和方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2-28

    【台湾《经济日报》1月20日至23日连载文章】题:戴明的品管理念和方法(作者林公孚)
    戴明博士是当今最负声誉的国际级品管大师,他的名言:“品质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得来的”、“品质散布在生产系统的所有层面”、“品质不良的原因,有85%是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管理者要致力于消除大量检验”、“强调教育训练、没有人不想把工作做好”、“要运用统计的原理与技术,以决定制程能力”,以及“品质成效好、生产力就高”。这些都是他在40年前告诉日本企业界人士的话,日本人引为圭臬,引发了“日本品质革命”,被日人尊为“品质之神”,公认他是创造日本工业奇迹的幕后英雄。企业须对质量负责戴明强调,企业必须对产品品质负责,要以系统的观念处理生产活动,从生产系统的每一环节,不断改进品质,包括:
    1、调查研究消费者需求。
    2、设计与再设计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品质(产品)。
    3.按设计规格制造或采购物料。
    4、将产品售予消费者。
    企业经营者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上述的调查、设计、制造、销售等四项作业上,从考虑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及企业本身的生产技术水准为起点,进而考虑生产何种品级的产品,然后决定“设计品质”,接着再决定达到这种品质水准应采用的材料、设备、或操作条件等标准作业,以保证“制造品质”能合乎需求水准。制品完成之后,尚须防止品质劣化,将完整的品质产品透过配销管道送达顾客手中。此时尚须做好“服务的品质”,使顾客能充分享用产品应有的功能。若产品发生任何状况,则应迅速将市场的品质资讯,反映到开发、设计、采购、制造、检验、销售、服务等部门。唯有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品质提升活动,品质改进循环的轮子才能转动,品质才能不断改进。这项观念,就是世人所知的戴明循环。
    戴明认为,当今的管理理论众多,尚不足以应付新经济情势的挑战,他乃提出以品质为中心的Q理论,以适应企业从事品质管理的需要。其要旨如下:
    ·公司理念:尽量加大长期成长(生存),并为经理人员、员工、及所有合作对象提供机会。
    ·市场导向:不断地改进产品与服务,令顾客满意(品质、成本、交期等)。
    ·长期的彼此承诺:所有乐意合作的对象、彼此承诺:包括管理者、员工、合作公司、银行、股东
    ……等。
    ·以品质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品质第一,将科学管理方法与人性因素一并考虑。
    ·全面的品质管制方法(TQC)与及时法
    (JIT):
    ——全面地:整体系统要无瑕疵——到处都会发生品质问题。
    ——改进品质是降低成本、交期与提升生产力的最佳方法。
    ——消除浪费。
    ——将品质改进技术用于全面的管理改进。
    ——决策与行动以资料分析为基础。
    ·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双向并行。十四句箴言戴明总结他一生的经验,为企业经营者整理出14句箴言,作为转换美国工业体质的基础,进而挽救美国日益衰落的经济。他在其1986年版的《远离危机》(OutoftheCrisis)一书中指出:此14项箴言可用于任何大小企业,无论是服务业,或是制造业,都能适用。企业无国界,当然亦适用于我国的任何企业。
    1、建立一致的目标,以改进产品与服务的品质。
    2、采取新的经营理念。
    3、停止依靠大量检验以获得品质。
    4、停止以价格为交易的基础。
    5、不断改进生产与服务系统。
    6、进行在职训练。
    7、建立领导风格。
    8、排除恐惧。
    9、破除部门间的障碍。
    10、避免向员工喊口号、训诫或订目标。
    11、消除数字目标与配额,以领导方式达成工作要求。
    12、排除剥夺人们以工作成果为荣的权利。
    13、拟订有活力的教育与自我改进计划。
    14、将企业组织内每一分子都纳入工作,以完成态度的转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