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内战使南斯拉夫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1-31

    1991年,南斯拉夫发生了欧洲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内战。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夺去了数万人生命,使50万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使南斯拉夫经济蒙受巨大损失。
    南斯拉夫是一个拥有25.5万平方公里和2350万人口的中等国家,有理想的地理条件,是联接欧、亚、非三大洲的桥梁,是欧洲通往温带海洋的出口,有丰富的食品、电力和各种自然资源。在过去40多年的蓬勃发展中,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国民收入曾达到3000美元,已开始从一个中等发展水平的工农业国家向发达国家靠近。然而,十分不幸的是,分裂和内战正在迅速把南斯拉夫引向衰退和贫穷。
    战争不仅使国家分裂,而且造成交通中断、迫使各共和国断绝经济往来,使统一的南斯拉夫经济区域被彻底肢解。许多企业因失去传统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被迫减产、停产或申请破产。成千上万工人和技术人员因企业亏损不得不在家“强迫性休假”,领取最低工资,或者被解雇。一些企业骨干人员应征入伍到前线打内战,也是生产下降的重要原因。据说,目前各方参战人员共有120万人,约占南总人口的5%。
    南斯拉夫6个共和国都拥有对南国民经济举足轻重的大型企业,如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红旗汽车制造厂”、波黑共和国的“动力投资公司”、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火花电子公司”、克罗地亚共和国的“拉德·康查尔电气公司”。这些企业的销售网不仅遍及南斯拉夫市场,而且在全国各地有大量合作厂家。以塞尔维亚“红旗汽车制造厂”为例,它在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有60多个合作厂,这些厂家专门为“红旗汽车厂”生产零部件。随着战争不断升级和国家分裂状况日益加剧,南斯拉夫的统一经济合作区、统一市场、统一关税制度、统一外汇体制、统一货币和金融体制、统一动力和交通系统均遭到严重破坏。战争和分裂使上述各大企业丧失传统原材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生产处于瘫痪状态。不仅使这些大型企业本身处于困境,同时也使其他共和国的合作厂家受到损失。由此可见,内战给南斯拉夫所有各共和国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南斯拉夫联邦统计局人士宣布,1991年南社会产值比1990年下降15%,相当于1976年的水平。但南斯拉夫许多权威经济学家认为,1991年南社会产值下降30一50%,人均国民收入有可能倒退到1965年水平。
    南斯拉夫著名经济学家波波夫估计,旷日持久的内战已使南斯拉夫至少损失700亿美元。比1990年南社会产值还多100亿美元。他认为,目前直接用于战争的开支已达60亿美元,而间接费用至少要翻一番。据统计,截止1991年10月中旬,南斯拉夫仅进口武器就耗费150亿美元。
    1991年是南斯拉夫战后以来工业生产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1990年南工业生产比1989年下降10。9%,南经济学家曾惊呼,这是10年经济危机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然而,1991年比1990年又下降21%,可见南经济形势恶化的程度。1991年,南斯拉夫企业亏损情况十分严重,企业亏损总额为积累总额的8倍。有专家估计,目前南斯拉夫60%以上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其中大批企业濒于破产。
    据南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材料,截止1991年9月底,南斯拉夫失业人数超过160万,失业率为13%。其中,科索沃失业率为37%,黑山为26%,马其顿为24%,斯洛文尼亚为9%。劳动市场专家认为,如果发达国家失业率超过15%,就会发生社会动乱。另据南联邦新闻部透露,截止1991年底,南斯拉夫失业人数已猛增至200万。据《政治报》透露,塞尔维亚共和国目前有65万失业人员,加上与其数字相等的就业者中的过剩劳动力,两支饥饿队伍汇合在一起,失业大军将很快增加一倍。此外,许多企业在战争环境下因开工不足而不能按时给职工发工资。据工会透露,全国各地有数以百万计职工被迫休假而领取最低工资,有相当数量职工甚至连续几个月没领到工资。有关专家估计,目前南斯拉夫40%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波黑共和国工会最近向政府发出警告说,由于物价上涨和生活水平下降,该共和国100万职工有可能发生社会动乱。截止1991年底,该共和国有28万工人所在企业申请破产,15万工人所在企业靠从银行贷款给工人发最低工资。波黑共和国工会认为,最新涨价浪潮有可能激起全共和国工人阶级的愤怒风暴,从而发生大规模社会动乱。要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缓和工人和领养老金者的困难处境。
    南联邦商业部副部长马里契奇1991年10月下旬向新闻媒介透露,内战正在耗费巨额资金,联邦政府和各共和国依靠大量印刷无物资保障的钞票过日子,从而导致市场物价飞涨。据南官方公布的材料,1991年平均每月物价上涨率为10.6%,12月份物价上涨率为18.2%,共有1.7万种商品涨价,1991年的通货膨胀率为235.2%。南经济学家认为,每月通货膨胀率超过11%,就是超级通货膨胀的开始,而南斯拉夫目前月通货膨胀率为20%,年通货膨胀率将在900%左右。有专家预测,1991年12月和1992年初,南斯拉夫月通货膨胀率可能达到25%,年通货膨胀率可能达到1500%。而这还是在战争将会停止的情况下的乐观估计。如果战争继续升级,南斯拉夫年通货膨胀率肯定突破1989年2665%的纪录。
    南官方承认,尽管1991年南斯拉夫职工平均工资比上一年增加81%,但由于物价上涨,实际生活水平下降17%,近5年,实际生活水平下降30%。然而,南斯拉夫经济学家却认为,一年来,由于南货币第纳尔越来越不值钱,职工实际工资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官方估计数字。
    1991年12月20日,南斯拉夫联邦政府总理马尔科维奇向新闻媒介宣布,他不能接受联邦政府提出的1991年的“战争预算”,因此决定辞职。他说,内战使南经济困难进一步加深,导致出现超级通货膨胀和数以百万计的人失业,造成生产急剧下降,使无辜人民生活更加贫困。马尔科维奇认为,上述情况将导致空前规模的社会动乱。
    按照南斯拉夫宪法,南斯拉夫联邦预算资金来自各共和国上缴的流通税和关税。但是,由于南斯拉夫联邦的逐步瓦解,一些共和国从1990年开始陆续减少或停止上缴这笔资金。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同时宣布独立并脱离南斯拉夫联邦。自7月1日起,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共和国完全停止上缴关税和流通税,其他共和国也不甘心按规定上缴关税,致使联邦预算和南人民军军费发生困难。
    如果按南斯拉夫宪法规定的联邦预算来源,1992年的联邦预算来源等于零。因此,南联邦议会通过的1992年预算实际上是“赤字财政预算”。即联邦预算的75%来源靠从南人民银行贷款,按5%利息计算,10年还清,从1998年12月开始偿还。这种作法在南斯拉夫历史上尚属首次。南斯拉夫经济学家提出质问,南斯拉夫联邦瓦解后,谁来偿还这笔钱?有人认为,联邦预算的81%用于南人民军军费,而预算资金来源主要靠银行印刷无物资保障的钞票,这必将导致超级通货膨胀,从而给南各族人民带来更大的不幸。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