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港报评中国近期外交三特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1-31

    【香港《明报》1月23日述评】题:近期中国外交三特点(作者西鸿)
    中国近来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外交活动,使人们强烈感觉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路线,正在经历自80年代初以来的一次较大和较深刻的变化。
    现在看来,重新调整过的中国外交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首先,现时中国的外交更加务实。
    中国显然已彻底抛弃了以意识形态指导外交取向的作法,在制订外交政策时,国家自身利益已被摆在首位。由此,新年伊始,中国外交就有了两个不小的突破:一是毅然同以色列发展关系以致建交;二是外长钱其琛在访问非洲期间,破天荒地在约翰内斯堡停留,与南非外长皮克·博塔举行了会谈,双方还商定互在对方首都开设办事处。此外,中国和南韩的关系,今年也有望有实质性的突破。
    其次,中国的外交呈“以守为攻”态势。在国际政局不利于己变化的情势下,中国的外交在全球呈全面守势,但这个外交守势布局,却是通过外交上的主动出击取得的。从国家主席、国务院正副总理到外交部长,近几月来频频出访,从周边国家开始,逐步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展。但所有这些访问,都体现“和为贵”的精神。总之,在国际风云变幻后的多事之秋,中国是“多交朋友少树敌”。
    第三,中国的全球外交战略布局更均衡。
    应该指出,80年代的中国,是比较注重发展与西方主要工业大国的关系,主要期望西方对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有切实的帮助。
    1989年“六四”事件后,特别是去年苏联巨变后,中国显然重新调整了外交布局。一方面,在继续努力改善与美国关系的同时,注意发展和恢复同日本和西欧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开始重新重视与第三世界外交,开始把巩固、修复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作为制衡西方工业大国,重返国际舞台和巩固自己国际地位的重要外交策略。
    相信在今后的两三年内,在后冷战国际政治秩序建立形成的过程中,中国的外交基本会保持这三个特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