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中欧重新崛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1-31

    【《日本经济新闻》一月二十日报道】题:复活的「中欧」将对欧洲新秩序产生影响(作者走尾正敬)
    随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东欧·西欧」的政治结构,重新回归到了地理的概念,曾几何时被人遗忘的「中欧」的概念正在从沉睡中醒来。中欧曾经融合了众多的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酝酿欧洲新秩序的今天人们对这一客观事实大概不会视而不见。
    中欧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由奥匈帝国、德国以及瑞士等国构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统管了整个东欧的政治和军事。在冷战的历史条件下,中欧被分割开来,仅在地理意义上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一九八九年的东欧革命和一九九○年的德国统一,将中欧从沉睡中唤醒。在中欧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合作,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六角形集团」的出现可以说代表了这一潮流。最初,奥地利、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以及意大利五国创建了「五角形集团」,以在地区开发和环境问题上进行合作。去年夏天,波兰参加了这一组织,「五角形」变成了「六角形」。目前,南斯拉夫面临解体,如果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代替南斯拉夫加入这一组织,那么将会形成新的「七角形集团」。
    这一地区国家全部或部分领土过去曾划归罗马帝国的版图,它们拥有共同的宗教。
    德语在中欧很普及,整个欧洲讲德语的人口约有九千二百万,仅次于俄语。作为操同一语言的「文化共同体」,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三国联合通过卫星播放电视节目是理所当然的。这三个发达的中欧国家还经常举行财长会议,就发展经济交换各自的看法。
    由于中欧各国历史和文化渊源很深,产业界和企业间的合作也开始得很早。德国企业和捷克企业之间的资本和技术合作尤为令人瞩目。如果我们考虑到这样的事实,即从德国的汉堡沿易北河逆流而上,穿过其支流便会到达布拉格,那么我们就应该把这种合作看作
    是必然的。
    连结莱茵河、美因河以及多瑙河的运河将于今年开通,届时欧洲大陆将贯通一气,一千五百吨的船舶可以直接从黑海沿这些河流航行约三千五百公里,直达大西洋,中欧发展经济的条件正在逐步完善。德国总理科尔在一九九○年十月德国统一时曾向全世界宣告,德国将在东西欧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全力以赴地促进欧洲的统一。为此,德国支持原东欧国家加入欧洲共同体。
    然而,同样主张欧共体统一的法国,却不愿意看到德国在这一地区扩大影响。它担心,如果不给德国套上「金紧箍」,德国有可能在经济方面称霸欧洲。法国认为,如果奥地利加入欧共体,那么欧共体内部将会出现「第二个德语国家」。
    欧洲目前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以欧共体国家为轴心,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一是以原苏联和南斯拉夫为代表,沿着民族自决的道路前进。因此,欧洲新秩序的前景仍是难以预测的。此外,西欧还担心来自东部的经济难民大量拥入西欧。德国外长根舍曾表示:「除俄罗斯等原苏联斯拉夫三国外,是否可以考虑让位于中亚的伊斯兰国家也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根舍这一建议目的是为了消除欧洲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促进统一的进程。不过,欧洲的历史有民族迁徒的传统,出现经济难民是不可避免的。
    目前,中欧在东西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帮助原苏联和东欧向市场经济过渡,促进欧洲的统一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预料,欧洲的重心将逐步从西部转向东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