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在港闭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2-01-30

    【台湾《联合报》1月23日报道】“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22日在香港结束,台湾、香港及中国大陆三地学者在过去三天之中,各自站在本身的立场对三方经济合作前景发表了40多篇论文。与会者多认为,此次会议意义在于了解彼此对建立“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的看法,三地的企业界事实上已经实践此区经济合作多年,未来更高层次的政策协调,还是得靠有关政府出面支持。
    【台湾《中国时报》1月23日报道】“中华经济协作系统国际研讨会”大会主持人刘融表示,与会者都想寻求机会继续交流,主办单位将准备筹办第二次会议。
    主办单位之一的民主基金会董事长关中,21日在一场分组讨论中表示,所有中国人(不管在何处)能坐在一起听听对方的意见,看看别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的见解,总是一种进步。他说,大家能够坐在一起沟通最重要,“中华经济协作系统”这么大的问题,不可能很快得到结论或共识。具体方案与政策,也需要一段时间才可能出现。
    【台湾《联合报》1月26日报道】总统府资政邱创焕昨天表示,两岸经贸活动已跨越政治隔离,成为影响双方关系的最重要问题。成立“中华港经济圈”,是两岸官方、民间应共同努力的方向。
    邱创焕说,中国人有12亿,占世界1/4,如果我们不能在21世纪实现中国人的世纪,这太惭愧了。至于如何实现,我的思考是可透过经济合作开始,因为,政治上的统一目前条件还未成熟,主要是两岸意识形态不同,以及生活差距太大。而经济合作是新世界秩序形成的主要因素。现在已有许多地区都在推动经济圈。我认为,可以考虑由中国大陆、中华民国及香港先结合,即“中华港经济圈”。在世界新秩序形成过程中,如果经济圈不能成立,我们将永远落在别人之后。有了大的经济圈后,我们有强大的生产力,在世界将居于主导地位,这就是中国人的世纪,这才是统一唯一可行的途径。
    【《台湾时报》1月26日报道】行政院陆委会副主委马英九昨天表示,行政院陆委会对大中华经济共同圈或中、港、台经济区持乐观态度,但现阶段海峡两岸正处于“国家统一纲领”的第一阶段,条件尚未成熟,等进入国统纲领第二阶段“互信合作”阶段时,可以讨论大中华经济共同圈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