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安魂曲》为谁安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1-12-30

    【英国《星期日独立报》12月1日文章】题:莫扎特的鲜为人知的10件事
    200年前,即1791年12月5日中午12:55,莫扎特在维也纳的劳亨施泰因街970号二层楼的一套公寓里去世。
    莫扎特终年35岁。他去世前曾有两个星期卧床不起,临终时他的医生、他的妻子康斯坦兹和嫂子索菲守在他的身旁。
    他最后一部作品《安魂曲》未完成的手稿就放在这个房间的某个地方,或许就在他的病榻上。
    莫扎特去得太早了。他的死亡带有悲剧和神秘的色彩。莫扎特是被毒死的吗?那个在那一年早些时候不知从何处来约他写《安魂曲》的匿名“穿灰衣的人”到底是谁?难道他就象莫扎特认为的那样是来自天国的使者吗?为什么那么匆匆地把莫扎特葬在没有标记的公共墓地呢?由于他卧病在床,浑身发肿,呕吐不止,《安魂曲》有多少是他谱写的?
    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萦绕在专家们的脑海里,而且最近也困扰着电影制片人。
    在好莱坞看来,至少有一些答案是令人信服的。这些答案是由罗宾斯·兰登和理查德·蒙德尔这样一批新型学者式侦探提供的。
    他们的工作就是要消除人们对1791年事件的神秘看法。这里提供的是人们对莫扎特之死应该了解的10件事,而且都是影片《莫扎特》所没有提供的。莫扎特去世时并非穷困潦倒。他的经济状况确实很差,而且欠了债,但是在他去世时《魔笛》已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他还谋到了一份有薪水的职位。他生活得很不错,衣着华贵,雇有仆人,而且还考虑把他的儿子送到一家费用高昂的寄宿学校去上学。莫扎特并不是一位被人遗忘的悲剧性人物。当他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人群聚集在劳亨施泰因街表示哀悼,并且很快就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购买他手稿的热潮。他并没有被安葬在穷人的墓地里。国王约瑟夫二世为了减轻他的子民过高的安葬费用(也为了使教士不能谋取高额的安葬费),而鼓励丧事从俭。在这种情况下,莫扎特的葬礼很俭朴,但并非分文未花。坟墓不作标记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不过后来又在莫扎特的墓前立了一个临时纪念碑,这个碑至今还立在那里。12月6日的葬礼仓促举行是因为尸体迅速腐烂。莫扎特的大儿子卡尔·托马斯记载说,尸体膨胀得很厉害,“内脏腐烂发出臭味”,根本不可能进行尸体解剖。据记载,莫扎特死于“伤寒”,不过更可能是链球菌感染,由于身体已很虚弱,导致肾功能衰竭。莫扎特从童年起就病魔缠身,患过伤寒、咽喉炎、风湿病、天花和其它病。他在1791年最后几个月里一直超负荷工作,除《安魂曲》外还写出了两部歌剧和《魔笛》。11月的天气极其恶劣,而他的抵抗力却很差。有关被人谋害的谣言迅速传开而且被流传了下来。柏林的一家报纸在1791年除夕的报道中提出了莫扎特可能被毒死的可能性。而且在18世纪20年代,贝多芬的谈话录(他因耳聋加剧只能通过谈话录与来访者“谈话”)也谈到这个问题,提到萨列里(莫扎特在维也纳的竞争对手,当时已住进疯人院),他已供认了谋杀行为。但没有一个证据能证明这一点。据莫扎特的家属说,是莫扎特自己首先提出中毒说法的。但他全家无人相信。当他去世时,康斯坦兹悲痛欲绝,竟上床并排躺在他的尸体旁边,“想染上他患的病”,很显然她认为他死于传染病。早期的传记(第一部于1798年出版)认为,莫扎特相信自己将不久人世,为自己创作了《安魂曲》。创作这部曲子时,他确实不时因安魂题材感到极度压抑消沉。康斯坦兹曾从他身边拿走了手稿不让他再创作下去。但他的信件表明,当他10月份开始创作这部曲子时他的精神是愉快的、身体是健康的。可能到了12月他的身体状况才走到了尽头。来约他写《安魂曲》的“穿灰衣的人”确有其人:他是沃尔塞格伯爵的仆人。这位伯爵是业余音乐家,他的年轻的妻子安娜死于1791年2月。沃尔塞格想把《安魂曲》作为对她的纪念。他之所以秘密约稿是因为他想把《安魂曲》作为他自己的作品发表:康斯坦兹·莫扎特也以同样的手段回报了他的这一诡计。莫扎特留下的是一份未完成的手稿,但康斯坦兹不想失掉这部作品的稿酬,所以她不得不作假。《安魂曲》是假他人之手才得以完成,由他人模仿他的笔体签了名,而且签的日期是1792年,然后交给了沃尔塞格。沃尔塞格在1793年底举行了他认为是这部作品的首场演出。但他再次被愚弄了——康斯坦兹保留了这份乐谱的副本,而且抢先在当年1月作为莫扎特自己的作品在音乐会上演出。有关莫扎特把完成《安魂曲》的工作托付给他的忠心耿耿的学生苏斯梅厄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好象也是康斯坦兹添枝加叶编出来的。莫扎特对苏斯梅厄作为音乐家的评价很低,称他是蠢驴,木头脑袋。毫无疑问,康斯坦兹首先要求在莫扎特看来水平高得多的另一名学生约瑟夫·艾布勒来完成《安魂曲》的谱写。他们12月21日签订了一项完成该曲的合同;但是合同刚一签订他就发现他没有时间做这项工作,于是不得已将手稿转交给苏斯梅厄。这样,苏斯梅厄完成的《安魂曲》作为莫扎特的作品载入了史册。但是现代学者非常瞧不起他完成的这部作品,现在“真正”的音乐会一般都不把他的这部作品当作是莫扎特的作品,而代之以人们猜测的是莫扎特实际希望谱写的作品。在现代音乐会上演出的《安魂曲》各不相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萨列里没有参与完成这部作品的任何工作。
    影片《莫扎特》表现了劳亨施泰因街上的狂热场面,并且让莫扎特的主要竞争对手萨列里在莫扎特临终时急切地记下他口授的曲谱。这当然是一个妙主意,但是却与历史事实不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