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台湾《中国时报》载文说:英学者认为领带源自秦始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1-06-29

    【台湾《中国时报》6月5日文章】题:英学者认为领带源自秦始皇(作者胡家驹)
    据英国大众文化专家、《领带的传统与时尚》一书作者萨拉·吉宾斯说,领带源自公元前221年以前,中国的秦始皇曾叫他的士兵结上丝质的领中。她说,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7500尊陶俑身上,都系着一条领巾,而在中国历代的图画中,或其他各国早期历史图案中,还找不到有人系领巾的证据。
    公元113年,罗马士兵也系有类似领带的饰物,绕颈子一圈塞人甲胄中,有人系美国西部牛仔式的大手帕,也有人系现代那种打活结的领带。吉宾斯认为,无论秦始皇的士兵或罗马士兵,他们系领巾或领结,都只有一个理由,只是为了告诉别人:“我跟一般人不一样。”
    她说,此后若干世纪以来,领饰都是一种地位的象征,由南美洲的丛林,到欧洲和非洲,各地的人都以领饰来表示地位,而且文化越发达的地方,人们的领饰也越华丽复杂。据吉宾斯研究,欧洲一直到十六七世纪才开始风行领饰。当时皇室和家境富裕的人,都系有蕾丝花边的领结,这些领结花色繁多,有的有榴边,有的有餐巾边那种流苏,他们所系的领结十分昂贵。只有清教徒仍系简单亚麻布制的领结。就在领结传到美洲大陆殖民地后不久,欧美人开始改系比较简单、没有蕾丝和绉纹的领结。不过,人们仍十分重视领结,几乎每个人死后,在装棺入土前,不论他生前的职业和地位,家人都会替他系上领结。西方国家在18世纪盛行不加虚饰的领结、大领巾和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硬式领饰。年轻人竞相系挂这些领饰,以显示独立性、坚强和男子气概。
    到了19世纪后,法国和美国都经历了革命,上层阶级的人不再能自以为比其他人优越,也无法再以领饰来强调社会地位。
    吉宾斯说,1870年代和1880年代,是领饰的演变中最后一次真正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人们都喜欢系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那种领饰。20世纪初期,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不过多数人仍系现代这种领结和打活结的领带。渐渐地市面上有了更多花色、式样的领带,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风行一种特别风格的领带。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