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美国的中国通和他们的汉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1-06-01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8日文章】题:美国汉学家
    在一份香港报上,看到李约瑟先生谈到其汉名的由来,竟有一段背景。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执着追求,在这一点上表露无遗。
    不单是李约瑟先生有汉名,美国不少中国通也有他们的汉名。有时候,中国通的汉名,竟比他们原来的洋名字更加为人们熟悉。
    最为美国朋友熟悉的中国通,是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里的泰斗——费正消。费正清的汉名不仅切合原名的音韵节奏,还把费正清的灵秀之气(费本人就高高瘦瘦)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
    其次应是去年出了一部有关中国的“巨”著(500多页)的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史景迁。史景迁是英国人,牛津大学出身。
    这里不能不提一下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几位中国通。
    60年代,哥大两位中国通直把哈佛的费正清压下去。他们是鲍大可和韦慕庭。鲍大可50年代初期曾任纽约《每日新闻》驻香港记者,手下调教出当今首屈一指的中国专家奥森伯格。
    韦慕庭是国民党党史专家,近年虽已退休,但学养甚丰。哥大东亚系近年有一新锐黎安友。他是罕见的“全哈佛”人马。就是在哈佛由学士念到博士,实是难得。
    与黎安友同为“全哈佛”的,是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的林培瑞。林培瑞的中文,特别是口译极为流利,中国乒球队70年代初次访美,林即是美方派出的随队翻译。
    还有布鲁金斯研究所的何汉理和密歇根大学的李侃如。特别是前者,是布什总统经常咨询的对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